最近观看了电影《嗝嗝老师》,很受启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8452855/bfcbf92a5da6c3c6.jpg)
《嗝嗝老师》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叫我第一名》改编的。玛瑟老师从小患有图雷特综合症,会发出类似打嗝的怪声。她读书时被12所学校拒之门外。最终,一位校长的一句“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让奈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等待遇,同时也在心中种下当一名好教师的梦想。
奈娜·玛瑟经过无数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收到来自母校圣蒂克学校的聘用通知,然而等待着她的却是全校最难搞、成绩最差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多是贫困生,由于中上层阶级的学生完全不接纳他们,老师们也心怀偏见,这14个贫困生自暴自弃,抽烟、打牌、上课捉弄老师。在他们即将被开除的时刻,玛瑟老师带领他们开始了一场逆袭之旅。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很大。
一:要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
玛瑟老师召开家长会,没有任何一位家长参加,她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真实的家庭背景。
最近学校下发了家访方案,要求每位老师至少访问一个家庭,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够更了解学生,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家访确实是有效的,我在家访中,理解了家长一人带俩娃的分身乏术,明白了爷爷奶奶只能照顾孩子饮食无法关注孩子成绩的委屈。我看到过那个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卧室中贴满了一墙的绘画作品。我羡慕过那个自信的家长“孩子他大爷家的二哥上的北大,二大爷家的哥哥去的美国,她姑家的表姐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孩子一定差不了。”家访确实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
我们班家访虽然不多,但是相互的沟通工作做得还好。
作为班主任,我基本上每天写一篇文章发送到家长群,做好家校之间的合作。定期会做一些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老师需要注意的事项。班级最近开发了家长学院,很多家长也把孩子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我能听到家长和孩子的喜怒哀乐的声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特别开心。
二:教育要唤醒学生。
玛瑟老师让那个赌博的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机会当证券交易员。让修车的少年,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成为设计师,这就是唤醒了学生。而这些被唤醒了的少年,他们绽放了自己真正的力量。
班级中一位女生,性格比较内向,每天话不多,但是做事情却一直很不错。每天在班里,都听不到她的声音,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女生,在认真听课,不断解答问题,整理学习方法中,一直进步,成绩名列前茅,令人刮目相看。我想这最大的转变,是因为女生明白了学习的真谛,总结出了自己的学习规律,然后按部就班的解决困难,成绩因此优秀。
期中考试过后,班级安排一部分同学写每天小结,目的是希望能够在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找寻解答的方案,然后有针对性的发展。这两天,几位同学不管是在写作上,还是班级表现中都有了很好的进步。我最开心的是,有的同学能够清晰的研究自己的问题,并且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觉醒了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也只有唤醒了学生内心,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 教育方法要符合学生学生的认知天性
玛瑟老师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她把课堂搬到教室外,用鸡蛋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她用篮球运动的方式教物理;她带着学生放纸飞机,让学生放飞恐惧。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中,全都通过了学校的考核。
这让我想起学校孙明霞老师给我的一次指导。孙老师说,有一次上生物课,她希望给学生讲解一下能量转换,于是带去了一根蜡烛。她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能量跑到哪里去了。学生想不出来,她点燃了蜡烛。学生看见了光,明白蜡烛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学生感受到了,蜡烛散发了热量,记住了能量转化为热能。一根蜡烛,让学生对能量转化印象深刻。
教育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的。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很多,今天只谈这几点,很多教育前辈,穷一生之力对教育进行研究,留下了宝贵的教育经验。自己一定虚心学习,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