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学生妹,也是一个孤独的文字爱好者。跟那些简书里已经签约了的作者比起来,我很自由,灵感来了就写,没有灵感的时候偶尔看看我喜欢的专题。我是怎么来到简书的呢?这还源于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我的参赛作品是篇短篇小说,无意中得了二等奖,这给了我自信。我就开始写小说,并且希望能有人能看到我的作品。我就寻求学长帮忙审稿,学长就推荐了我下载简书。开始在简书写的第一篇是短篇小说《黑色荆条》。投首页第一次被拒,第二天早上被收入,带来的是心情一落一涨的变化罢了。
后来一直逛了两周的简书,写的很多的诗没被选上首页,我就没有继续写诗,改写小说。看来还是小说适合我,写出来的小说都能被收入今日看点或者短篇小说。简书逛多了,发现我喜欢的简书专题里,收入的作品杂七杂八。这很正常,专题的编辑喜好不一样,他可能看到了作者闪光的地方,而我看到了缺点。我仅仅是从文学评论的某一点出发,所以会有偏颇。简书和其他阅读软件比较起来,被选入的作品质量不错。网络小说泛滥的时代,我还能在简书上看到各种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除了文学类,还有应用文,职场经验,摄影。各类都能出现在简书上,简书就好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能收入很多被某一些人需要的东西。生长在华夏土地上的简书,自然有着华夏民族特色:包容性。
有人和我争论简书,说它不是面向市场,而是为一些幸运儿获得签约服务。我就想,什么才算是市场?难道需求不就是市场吗?简书才发展起来,有不足,很正常。读者有需求,作者难道没有需求吗?有些人刚进简书时,并不知道在简书还有机会能够成为签约作者,只是单纯喜欢文学创作。希望在简书里能认识到和自己一样爱写文的人。简书本来就是源于创作。人家都说明白了,是你没有看明白,而想把简书当作你营销的工具却没有成功罢了。
简书里一些签约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文采真的很一般,他们有自己的特色,能引起一部分人共鸣。现在网络作品繁杂,通俗作品里,俗气的很多。拍出来的影视作品也是这样。从反面来看,有时候,并不是读者观者水平不足,而是因为存在水平不足的作者写出低俗的东西,引导读者观者审美低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近好多签约作者在开课,虽然会教授一些经验,但并不是专业的。对于写作,或多或少能指点一下,但要是那些本身写作也不怎么好,却会写类似鸡汤的人来指导的话,那会怎么样呢?当然交给你的是一些包装技能了。
我和阿春说,我很孤独。微信群里有个大哥说过一句,文人都是孤独的,我很赞同,但我不算一个文人。我只是一个有着文人情怀的学生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