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式”这个概念,是在2016年年初,我于阳志平老师的开智学堂中首次接触。
进入开智之后,就更倾向于求真的状态,而“范式”这个词在这一年半里不断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最近,在阅读古典老师《跃迁》一书时,书中又提到了这句话:
(截图来自:《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的抢先阅读版)
既然高手们都在说范式,那么,“范式”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要怎么理解呢?
2
来假想这样一个场景,我们退回到200万年前,回到猿人的年代,我们都是猿人。那个时候,每个猿人都在拿着石头打猎,吃生肉,得肠胃病然后死掉,这是生活的常态。在那个时代,如果你说我要发明火,发明语言来共同捕猎,很有可能你会被当做异类从猿人群中被干掉。你要遵守大家的规范才行。
来到20万年前,我们来到野蛮时代,我们可以使用语言传递信息、符号系统构建意义,进行社会协同,虽然协同的上限只有150人(From:邓巴数字),但是,用工具、用火、畜牧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你至少要学着点火、协同打猎、绘制部落中彼此认同的符号才行。
来到1万年前,我们进入了农耕时代,大家开始种小麦、建设城市,甚至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明积累,你要还只是会点火,估计会被这个城市干掉。
再到2000年前,我们已经不是普通的物种了,我们拥有庞大的人类帝国,可以在海洋上航行的巨舰、居住在豪华的室内、聚敛无数的收藏品、获得各种知识和发现。你开始被要求成为一个文明人,不允许再过着野蛮的生活,各类宗教启蒙纷纷出现,稍不留意,将你的人性进行整合。
再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25年前的人,突然来到今天,你有没有发现,你所遵循的各种规范竟然不适用于今天的生活?你的大哥大已经没有信号了、你吭哧半天做出的模型别人可以3D打印了、小心翼翼防范的资本主义思潮大家已经懒得谈了……
你看,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种思想、每个地域、每个学科都在遵循着共同的理念、方法、工具等,你就可以将其理解为范式。范式,是将人群划分的一种方法,如果你想进入某一个群体,那么,你就要学习他们的范式。
比如说:我的领读活动《思考,快与慢》大家遵循的范式就有:分析阅读、收听分享、彼此交流、产出成果、网站更新等;在目标管理中要遵循的范式是:澄清期待、思考路径、明确标准、分解任务、安排计划、执行调整、取得成果等。
所以,古典老师提出的“跃迁”的概念,也是有一套范式的,这套范式本质上就是更利于跃迁的认知、规律、方法、工具的整合。比如说:多和高手在一起更容易跃迁,那么,和“高手在一起”就是跃迁范式中的一个常见要求。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什么叫“在正确的范式下聪明的勤奋”了吧?
3
既然是求真者,我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理解概念,所以,在看到古典老师也提出范式的问题时,我就直奔“范式”的源头——《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看看作者托马斯• 库恩是怎么讲的。
至于我是怎么阅读本书,以及阅读感受就不说了,我把书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了整理。
《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一个词叫“常规科学”,也就是范式比较固定的科学。有很多人沉迷在这种科学的扫尾工作中,并且,书中对于这种科学探索进行了一个类比,叫做“解密”。作者认为范式优先级更重要,而不是操作某种范式下面的方法和技术,同时,作者认为要从各种范式中抽象出更高级别的范式。此外,作者还提出,范式的更新来自于反常和危机,并且通过一般人面对危机时的反应,作者给出更新范式更好的行为方式。
看完原著之后,就更容易理解“个人成长”为什么一定要把握范式,以及做为个人成长的一种高级方式——“跃迁”的范式了。
我在脑图中也给出了说明,如果想要更好的提升,关键来自:
- 去发现是否有更高级的成长方式,不要满足自己当下的做法;
- 去参考更高速成长者的成长模式,对比对方的范式与自己的差别;
- 想办法去总结、提炼、概括自己的成功模式,形成范式;
- 面对各种挫败、打脸、反常和颠覆的时候,要避免自己的自然反应;
- 努力思考本质问题,形成更通用解释的世界观,来自洽自己的体系;
- 成长有的时候是没有反馈的,更需要耐心等待。
你看,最重要的就是寻找范式,而不是去学习怎么快速阅读、怎么写文章、怎么学习演讲表达技巧……而是去寻找高手的范式是什么?然后在更高级的范式中少做多得。
站在这个角度再看昨天的推送《来,我帮你把思考的方法串成一个体系》,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更加明白:早点训练思考,要比什么都重要。
4
在范式上努力真的很简单,真的可以少做多得。
比如说,过几天我有个分享,想给大家讲讲自我管理系统的价值。准备的过程中,我想聊个主题——大家对自我管理系统的误区。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在想:这个误区是不是人为造成的,而不是本来就有这个误区呢?
于是,我开始对照高手的范式,比如说李笑来老师,他其实对系统也极其重视,在各种场合都在谈系统,比如说他期待推动建立“个人商业模式”中就提到了要更新操作系统。
你看,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我听到“操作系统”的时候,没有产生“自我管理系统”这样的误解和偏见呢?这里一定有非常重要的认知差别。于是,我花了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范式比较,才发现问题所在!
关键成果来了:我的“自我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全面跃迁了,名字已经升级为“个人操作系统”,整个体系结构也变化了,我甚至开始考虑如何把我的高端课“做自己的CEO”的课程方式从授课改为共创。这次跃迁实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实现了,我会在最后的复盘会上,来介绍这个关键点的!
今天文章参考资料:《The AI Revolution: The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waitbutwhy》(https://waitbutwhy.com/2015/01/artificial-intelligence-revolution-1.html、 http://www.tmtpost.com/1504678.html、 http://www.tmtpost.com/1504727.html)
7月23日,我将在安徽合肥线下做一场分享,名字叫做《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来做少得多》,由合肥幸福进化俱乐部主办,支招科技承办。据说60个名额只剩下7个位置了。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来现场,参与方式,请见:阅读原文。
今天是实验的第11天,今日的问题是:“如果你要把范式的概念讲给一个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的人听,你要怎么讲?过往生活里,你有没有出现过范式更新的事件,如果有,那是什么?”今天留言的标签是:#观察永澄50天实验-11天#,快来留言吧。
提前小秘密:如果连续留言15天的伙伴,将有机会成为我的重点带领对象,方法会在第15天公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