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大海 ,这块玉哪来的?”
王教授手上托着一块玉,用放大镜照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每一丝每一豪对照着,然后放在强光手电筒下照了半天,眼睛始终不离开那块玉:“哪来的?”
说完,教授更加专注地研究玉石上的纹路什么的,作为一个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外行人大海,完全看不出任何名堂。
赵大海凑过脑袋,“您看这个值多少钱?”
王教授眼睛依旧在玉上,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您的意思是 ,不值钱?”
“老实交代 ,哪里来的?”王教授瞅了大海一眼,手里一直捧着玉。
“我淘换来的,我这不是寻思着练个摊吗?今年不想出去打工了,就在家门口混口饭钱吧。”
王教授转过头来,用手指着大海说,“你小子,就是脑子活泛,这可是好东西呀!多少钱买的?”
大海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说,“没多少钱,才五十块钱。”
“啥?”王教授惊讶的目瞪口呆,急忙拿起放大镜,重新观赏起来,一边观察一边摇头,嘴里还嘟囔着,“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大海站在一旁,不知什么情况,心里直犯嘀咕,看这架势,难道是一不小心捡了个大便宜!?这样想着,忍不住喜上眉梢。
02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小企业撑不住了,大海所在的公司也倒闭了,他只得待在烟火巷的家里。闲来无事,就想着干点什么,一来赚点零花钱,二来也省的无所事事的在家跟老婆欧气。
看到巷子口有很多摆摊做小生意的,大海想,不如也摆个摊吧,简单,成本低,离家近,诸多优势。
可是卖点什么呢?看看大家的摊,日用百货,衣服,鞋子,饰品,小吃,蔬菜瓜果…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要卖就卖不一样的,不然我一个新手,能分多少蛋糕?大海经过一番调查,决定做玉石首饰。他立刻联系了以前在广东打工认识的玉石店老板,向他咨询相关事宜。
没想到这位玉石店老板真仗义,大力支持赵大海。立刻给大海发过来一批玉石首饰,定金都没要,说他信任大海,等卖了钱再还给他。赵大海不胜感激。
说干就干,收到货的第二天,赵大海就把这些玉石搬到巷子口,找了一块地方,铺上一块黄色绸缎的布,一排排的码放开来。
说是找,其实是硬挤了一点点空间,在这摆摊的几乎都是巷子里的住户,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海厚着脸皮硬挤,大家也只能默认了。
大海的玉石,都是价值比较低端的货品,广东老板说,摆地摊不能卖太好的,卖不动,让大海先试试,等以后经营好了,有了经验,开个玉石店,再上高档产品。
03
大海的小摊开了一周,收益并不怎么样,他也不着急,每天没事就跟旁边的摊主们聊天侃大山,也算惬意。
一天午后,天气有点热,大海正在半眯着眼睛打瞌睡,忽然听到有人说话。睁开眼睛一看,摊前站着一对外国人,女的金发碧眼,男的是个黑人,二人看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穿着白色体恤衫,蓝色牛仔裤,可是衣服看起来很脏,人也有些没精打采的。
那个老外女孩子一张嘴,像唱歌一样,飘出了变了调的中文“老板,你这里买玉吗?”
“卖,你们想要什么,随便挑。”
女孩使劲的摇了摇头,“不不,不是,我不是要买,我是要卖,sell, 我想卖给你!”
女孩子急了还说了个英文单词,大海一脸懵。
“啥?”
没办法,女孩说着,打开身上的小包,拿出一块玉佩来,递给了大海。
大海拿在手里,这是一块白色的石头,并不是纯白,有点泛黄,边上还有点凹凸不平。凭基本判断这应该是一块玉。
女孩又操着生硬的中文说到,“老板,这个给你,你给我钱 ,行吗?”
大海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对外国年轻人,是想把手里的玉卖给他。
“你们这个石头,样子不太好,不值钱的, 我今天还没开张,也给不了你多少钱?”大海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放大了好几倍,就好像这样就会便于理解一样。末了,他掏出了仅有的50块钱,在姑娘面前晃了晃。
“我们是来中国旅行的,去了很多很多地方,这个石头是玉,是在新……新疆,新疆买的。由于co……哦,病毒,病毒的影响,我们只能留在这里,钱都花完了,没钱了,大家都在卖东西,我们就这一个,也想换点钱……”为了让大海理解其意,女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仅说,还配上了动作,引来了不少过路人的侧目。
大海听闻,莫名的觉得甚是不好意思:“身上只有五十块钱,你们要多少?”
两个外国人面露难色地互相看了看,无奈,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大海掏出五十块钱,递给外国女孩。心里寻思着这玩意到底好不好呢,大海忽然想到,他家附近退休的王教授,好像很懂玉,不如找他去问问。他跟旁边的摊主打了招呼,请他们帮忙照应一下他的小摊,就径直去了王教授的家。
04
王教授又仔细甄别了一番,“大海,这块玉不错啊,少说也值个十万八万的,你快跟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弄来的。”
大海把两个外国年轻人的事和盘托出,王教授也是个性情中人,不等大海说完,就迅速走出了屋子,一路小跑,大海在后面紧追着,两个人来到巷子口大海的小摊上。
摊子前,已不见了两个外国人,大海问了旁边的摊主们,都说不知啥时候走的,没注意。
王教授告诉大海,这是一块和田的老坑玉,那些凹凸不平的就是玉的皮子,也是和田老玉的标志,而且这块玉的成色不错,能淘到是运气。
这回轮到大海目瞪口呆了,“这可怎么办,我这不是坑了两个外国人了?我再想赚钱,也不能赚这黑心钱啊!我这不是给中国人丢脸吗?”大海的冷汗瞬间湿透了他的衣背,惊慌失措的,“王教授,您说这可怎么办呀?急死我了!”
“先别急先别急,让我想想。你不用急,咱们找到他们,还得问问他们这个玉的来历呢,不一定就是你坑了他们,也许是他们先坑了咱们中国人呢?”
“您说的也对,我怎么没问清楚呢?都怪我,看来做这个玉石,啥都不懂可不行啊,我以后得多跟您学习一下,做个懂行的玉石摊主。”
“这个以后再说,眼前最重要的,是要先找到这两个外国人。”王教授说到。
05
大海立刻写了寻人启事,发在朋友圈,很多人帮忙转发,王教授动用了他的人脉,通过外事办,找到了那两个外国人。
原来这两人是美国人,到中国旅行大半年了,在新疆,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手里,花了五百元,买下了这块石头,当时也没多想,就是感觉很好玩。
王教授首先把五百元退给两位外国人,并联系了他们国家的大使馆。随后根据那个外国女孩子提供的信息辗转联系了新疆卖玉那个老太太的儿子,跟他协商一下玉石的收藏问题。
老太太的儿子听说老妈把玉卖了,情绪非常激动,说他都不知道老妈手里还有这宝贝。后来和老妈商量,这块玉和老教授有缘,就送给您收藏吧,看着给个价就成。”
王教授寻思一番,给老太太转了十万块钱,收藏了那块美玉,也算是缘分。
通过这件事,大海是和王教授结下缘了,一空下来就往教授家跑,缠着教授学本事,老教授见大海人实诚,虽文化水平不高,但人品好,也乐得传授。
“我告诉你,拿着放大镜,在强光下,一转,你看,有这样纹理的就是好玉,看清楚没?”
”我看不到啊!您再说一遍,怎么转的?我比较笨,您得好好教我啊!”
“好酒多送点来,保证把你教成玉石专家!”
“行,什么好酒,您吩咐就是,保证照办。”
大海就这样跟着老教授学习。心里合计着,咱是老百姓,但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咱都得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要开一家品质高的玉石店,像广东的玉石店老板那样。
文/《青.故事》创作团队
《青.故事》创作团队成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