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所谓非上市公司,就是指的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是否上股票市场为区分。
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的确定,有着相对准确的参考价格,即该公司的股票的市场价格。
二
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因为缺乏股票价值这一定价基础,加之其本身属性,就面临着如下一些障碍:
1、股权的定价问题。
上市公司做股权激励,能够以股票的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础。而非上市公司,一般以每股的净资产作为行权的价格。而很多时候,这样的方法并不能反映其真实价格。
2、激励对象的进退机制的问题。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公司的发展,必然会有人员的进进出出,有的走,有的进。而员工通过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份,离开的人就应退出股份,新的员工就应该可能得到并持有股份。由于是非上市公司,进退的机制很难得理清楚,又不象对上市公司这方面有规范的要求,操作上比上市公司复杂。
3、购买股权的资金问题。
一般来说,进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在发展前景上是被普遍看好的,被激励的员工,也是看中其未来的价值。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公司的员工并不具备大额股权的支付能力,这就必须要给予一定的财务支持,或者允许以非现金的形式来行权。
在含有国有股权的公司,用非现金的方式行权就不太妥当,有私分国有资产之嫌。
公司成立之初,股权激励的计划很难通过,更多的是借款的方式来解决,这会很难。
而用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做质押贷款,程序上要股东的半数同意,银行也不接受非证券登记机构登记的股权做质押贷款。
以上这些,使得员工购买股权的资金比较难解决,影响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
4、公司价值的评价问题。
商品的价值,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在有效地资本市场中公司股票 的价格就是公司的长期价值。
而非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首先是没有股票价格做参照,另外通用的公司净资产做评判标准也不够科学和客观,因为公司净资产会随着会计处理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不能真实反映公司价值。
三
看来,非上市公司等你股权激励,既有其灵活性的一面,即限制不多,可灵活设计确定。但是,又因为缺乏明确的规范,股权的价值确定困难,定进退机制和解决所需资金等,都存在困难和障碍。
而这些,都必须在做股权设计之前,有通盘的考虑,做出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下图是我参加的日更一文的链接,有兴趣的朋友请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