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鱼薇沫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虽然那时设备简陋,思想落后,但人们还是利用有限的工具,极尽所能的表达。
那些刻在岩石上的壁画,那些镂刻在兽骨上的文字,都是阐释美的行为,也都是文明与艺术的发源。
由简明的线条,发展到复杂的工笔,这种变迁留存在了书画中。关于历史、关于人类的地位,关于生活在那时代的贵族平民,发展出一条绶带为《诗经》,另一条绶带就是古画。
它们穿越时光的晕染,带来关于那个时代的想像,诗中描述了人们的劳作、爱情、君臣等活动,而古画,则更加形象地把这一切立体展示在后世面前。
所有的记忆都是一种前世印迹,所有的似曾相识都是一种久别重逢。
《古画风雅》的作者是苏三公子,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供职于深圳某机会,曾任海关总署《金钥匙· 书画视界》编辑。
她生长于艺术世家,自小酷爱书画,上大学时,曾跑遍北京古董市场,在书店留连,坐在楼梯上看书,艺术类的书籍价格昂贵,绝非学生能负担得起。
这也勾起了我少年记忆,自小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书店。墨香悠扬,静谧安详,那是我能想象到的最神秘、最留恋的地方,只有偶尔的翻书声,嚓嚓而响,如蚕宝宝吞噬桑叶,人们也在汲取精神食粮,如痴如醉。
努力的记忆,回到家中再反刍,很多诗词知识都是在那时获取的,或许人类觉得偷来的知识更为可贵,如同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带着无尽的希望。
光阴在古画上凝聚,那些或笑或颦的人物,早已逝去,但她们的风姿,却被一代代后人敬仰,人们凝视着它们,仿佛透过空间与之神交;人们研究着它们,或听到欢笑,或听到叹息,最终想象着那些故事,也为它们的风情所牵绊。
苏三公子的《古画风雅》从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开始,据说是现存最早具有独立意义的完整绘画作品。
于清代的《围炉夜话》结束,这是以明代博古画为蓝本,描绘了宫廷嫔妃们学习博古的生活雅趣。
全书收录的古画以仕女图、山水画、人物图为主,从能够记载并展示的古画中分出历代女子画像、女子画师、风景画、居所图、山水画、画作特色等角度,在书中一一详情介绍,有着作者的独到见解。
因为苏三公子是编辑,所以赏画、看画的眼光自成一派,她从历史背景、女子地位、画家经历等多方面陈说,娓娓道来,使画作增添了故事性和趣味性。
倘佯在优美的古画里,听她讲述画后面的故事。
1、 东晋仙风道骨,翩翩欲仙的侍女图
各个朝代对于女子的欣赏都有不同审美,也有不同视角,这在画作尤其明显,感谢这些画家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让后世能够在欣赏的同时,窥见当代流行风潮。
东晋,是一个仙风道骨的时代,文人风骨令人倾慕 。
当时的文人王徽之在阴山居住,夜晚里下大雪,醒来后自斟自饮,边饮酒边吟诗,突然想起诗的作者戴逵,住在剡溪,便起了探望之情,乘着扁舟,踏浪而行,一夜方至,到了门前并未敲门,便折转回返,家人问其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此事被当时传为佳话,可见晋人风貌,随兴而为,兴褪而归,只要开心,见不见又有何妨呢?
这种风貌在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局部中可见一斑,他出身名门望族,多才多艺,能诗善赋,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他的作品大都散失了,现在保存下来的也都是后人临摹的。
谢安道:"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是指他的画,自人类诞生以来还没有这样的。
他的评价是就当代所言,公元4世纪之时,人类发展史上的许多事情处于起步阶段,而顾恺之的画已经相当成熟,这在当时也算是惊世之作了。
而且顾恺之的画还有讽嘲之意,当时西晋皇帝昏庸无能,贾后专权,张华作《女史箴》,写宫廷规箴,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是这文章的插画了。
而且这幅画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专业画的作品之一,有着难以比拟的价值。
这画作若是放大若干倍,会看到线条若丝,发丝根根分明,被形容为春蚕吐丝描,的确是细若蚕丝,可谓一绝。
我练习绘画,手抖得如同帕金森,在古代,在绢帛上作画,稳如泰山,且细密如丝,可见其功力。
2、 春(宫)图典范,桃花坞里的盛妆
周星弛演绎的那个风流才子唐伯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唐寅的似痴似颠,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此书中也着重介绍了唐寅的生平与画作。
这是一位天才画手,也是一位被苍天嫉妒,数次挫磨的人杰。
他生活在明代,虽然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本处于经商富裕之家的唐寅却连遭不幸,二十余岁时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二十九岁参加乡试高中"解元",少年得意之际参加会试却受考试舞弊案牵连入狱。
出狱后得宁王青睐却发现宁王有谋反意图……
我说唐先生,您怕不是穿越剧的主角吧?自带天赋光环,却屡屡受挫,哪位作者将您写进历史,非要磨得人骨销形立,才能自成大家?
好在唐寅心宽意舒,不是那种沉郁之人,他不再寄望仕途宦海,转而觉醒诗画,以卖画为生,小院中种满了桃花,自嘲自讽。
这才有了周星弛边吟诗边飞升的桥段:"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他为自己作的肖像诗,被多少红尘捉弄过的世人引为知音呀!
他喜欢画仕女图,也有独到的特色,三白高光,是他所发明的,现代女子的化妆首重高光,是否也受了唐先生的启发?
他画下的女子,受他骨子里的狂放所影响,不再是柔美如草似花,而有着倔强神态,不屈不挠的内秀。
他尤为同情女子,画作里被成帝所冷待的班婕妤,题《红叶诗》的宫女,栩栩如生,他通过这些命运相似的女子,抨击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三白,就是额头+两颊的白据说他是历史上唯一以ji女为模特儿画的果体像画家,所以春(宫)图才画得那么传神。
高傲的班婕妤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薛蟠曾在别人家里见过春宫图,讲起此事,眉飞色舞,只是他胸无点墨,把作者"唐寅"误读为"庚黄"了,恐怕这是曹先生的春秋之笔吧。
赏画、赏诗、赏作者、赏故事为一体;读史、读传记、读画技、读朝代兴衰,也算是对审美和思维提升的一种温养。
一边赏心悦目,一边聆听古音,一边饮清茶,一边养眼光。
我想像着苏三公子在书中所述,和一众友人夜游西湖,凉风习习,月色无边,席地坐在白堤上饮酒,将西湖望成张岱"湖心亭看雪",这也是一种风雅。
在爱诗的人眼中,处处皆是诗,爱画的人眼中,处处皆是画,爱艺术的人眼中,处处皆美景。
走进古画集,暂时忘却凡尘中的俗事,与古人邂逅在绢画里,神交在另一时空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