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作者: 千里之行始 | 来源:发表于2022-06-13 16:47 被阅读0次

我的家乡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小的连个代销店也没有,打个酱油买包烟,都得跑到二三里路外的邻村去。

但离我村五里多的古镇黄田畈,逢农历三、八为市,五日一集,衣食住行的,应有尽有。

印象中,父母会挑粮食、干柴等去集上卖,有段时间,没学过木工的父亲还无师自通,用松木做过靠背椅出售。

但更多的时候,父母是去集上买东西的。每当父母赶集回来,拿出买来的东西分给我们,那一刻是全家人最幸福的时候。

因为集上不但热闹,还有好吃好玩的,有许多新奇的人和事物……所以对于60、70后的农村孩子来说,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无疑是跟着父母一起去赶集。

一来二去,我十来岁时,已对黄田畈的大街小巷和店铺了如指掌。

父母们成天在生产队忙碌,歇一天就丢一天工分,要到集镇买东西就会趁假日打发孩子们去。

以前没有食用调和油,农村吃的都是猪油,因此猪肉中,猪腔内脏外面成片成块的板脂最抢手最贵,肥肉次之,瘦肉最便宜,因为吃不起没人要,自然价格就低了。

父母年初买了小猪仔,一年四季都就吃点泔水、庄稼藤叶和草,养到腊月二十几也才一百多斤,杀了过年,拮据的年头可能只留个一、二斤好肉过年,不但猪肉,连猪头和内脏都会卖了换钱。

可再困难,父母一定会留下板脂,加上猪肠等内脏外附着的一缕一缕叫盘肠脂的,熬成猪油,装满几个钵罐,省着点,够吃近半年。但无论如何,到暑假是肯定要再买的,这种跑腿的事自然就落到我的身上了。

我有个小外公在食品站上班,他不卖肉,但卖肉的都归他管,故我从不用排队,去时先到办公室找小外公,他带我到肉店后门等,自己则直接进去,过一会就拿了板脂出来给我。如果碰到板脂已卖完的,他会先割点上好的肥肉给我们家应急,让我下个市集再去拿。

孩子们每个暑假必去黄田畈买的,是一种叫作“糖饧”的美食。

这种以米粉和红糖制成的棕红色的软糕,出售时用荷叶包裹,吃起来清凉香甜,软糯可口,令人百吃不厌。

乡间有俗语云:“七月半,糖饧顿。”

相传古时农历七月半这天不生火,以糖饧当饭,但我们的孩提时代却没有这条件,每年只有七月半前后才能吃上一次几小块糖饧。

七月半那天,不管风吹雨打日晒,孩子们都会成群结队,提着刚收割晒干不久的稻谷,说说笑笑到黄田畈饭店换糖饧。

包裹在荷叶中的糖饧,其清凉香甜的美味长留在我们的舌尖。

除了为家里买东西去赶集,有时我也卖东西,比如蝉衣、草药。

夏天,村后的枣山是知了的天下。

我很讨厌知了的聒噪,却很喜欢知了蜕的壳,因为知了壳是味很有用的中药,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等功效,当时镇上收购站八个可换一分钱。

枣林中,知了壳似乎随处可见,在树根上,在草丛,在枝叶间,但搜寻的人太多,为找到更多的知了壳,就非得眼明心细胆大不可,因有的在树干的背阴部或藏在树叶后面,很难发现;也有的高高挂在枣树梢的枝叶上,不动点脑筋和花费些气力也不能轻易到手。

我爱用长长的狗尾巴草芯,将收集的知了壳串起来,一串串提着回家。

另外我还从山上采过一些草药晒干了卖给收购站,有一枝黄花、金银花、车前草等。

我刚上小学时的学杂费是一块八,有好几年我用自己卖蝉衣、草药的钱凑齐了学杂费。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无不对赶集有着浸入骨髓的向往和痴迷,那些赶集的美好回忆,永远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深处。

相关文章

  • 赶集,赶集!

    如果你没见过在咖啡厅里点菊花茶的,就一定没见过开着SUV,踩着高跟鞋,去赶集的。^O^ 我就是这个人。 为了突破自...

  • 赶集

    1 因为上班,好久没有赶过老家的集了。 记忆中的集,人特别多。 我家所在的村子靠近镇上,我们镇管辖着很多个村子,那...

  • 赶集

    今天,我和爸爸还有妈妈去安邑赶集。 我这ꪣ时想起了一首儿歌,我有一头小毛驴呀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骑着它去呀去赶集…...

  • 赶集

    今早和妈妈去赶集。人多的可不亚于春运,有时候连走一步都极为艰难。大街上商贩们都在吆喝自己的商品。卖水果的,卖菜的,...

  • 赶集

    今天也就是2018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是里村在2017年里面的最后一个集会。 今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

  • 赶集

    每年正月十三,镇上有集市,每每初八左右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有商家来驻扎了,今天是正月十二,外面已经摆满商品,主干道从南...

  • 赶集

    其实最害怕的事,就应该是赶集吧。 不是因为对对面可望不可及的烤串的焦虑:也不是怕自己的某个不堪入目的场面被熟人看个...

  • 赶集

    择日有亲朋 乡间邀赶集 急车载凉意 风散笑语声 转瞬山水绿 吆喝杂笛鸣 蜿蜒竹篇龙 果蔬诱来人

  • 赶集

    有人的地方便有集。且不说都市门店的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现代在发展,一切在未料之中,如此迅速,始预不可及。大商...

  • 赶集

    看到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想起小时候,这个日子是庄稼人收麦子前为时三天的农集大会,扫帚、叉把、牛笼头,村里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赶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lv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