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相信大家都知道,之前听听他们的名头,却真以为个个都是嫉恶如仇、勇猛刚正的。现在看来,只是说说。
好汉好汉,全书只写了“汉”,“好”字却没能看出来多少。我看了许久,有些人表面是好汉,却总是坑蒙拐骗,甚至陷害各种人,让他们为自己所用。那青面兽——杨志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大好的前途就间接毁在了那些“好汉”的“雄才大略”中。还有那秦明,宋江要拉拢他,竟直接将他的老婆孩子害死,真令人发指。什么“官逼民反”,分别就是“民逼民反”,而且那“逼民反”的民,竟还自称好汉。
当然了,真正的好汉倒也有,拿豹子头林冲就是少数几个中的一个。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逆来顺受,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算是其中“被迫造反的典型”了。
而其他的“英雄豪杰”,除了坑蒙拐骗外,就是暴力血腥。你看那“血溅鸳鸯楼”,不仅是武松,那李逵更甚,简直就是行走的杀人机器,恐怕称他为心理变态才最合适!不仅如此,那梁山上的“好汉”除了被其他“好汉”陷害外,几乎都是一时冲动,杀了人才上去,说“官逼”却也有,只是几乎看不出。
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这段精辟的议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水浒》只反贪官,不反对皇帝,就连那个腐朽的宋徽宗,也被歌颂为“至圣至明”的天子,说他“求贤”,“爱民”,“博施济众”,不好的只是高俅等几个“奸臣”。一部《水浒》,被冠之以“忠义”二字,忠于谁呢?
或许是皇帝吧。
可我们再把宋江与高俅比较一下,更可以发现这两个人有许多共同点。他们一样的是“浮浪子弟”,一样的想升官发财,又一样的被发配充军,归根到底,他们所属的阶级是一样的。而其实这两个人,殊途而同归,宋江是由官暂时入“寇”,再由受招安而重新变成官;而高俅呢,一下子就当了官。就破坏农民革命运动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来说,宋江的作用实际上要比高俅大得多,他比高俅更富有欺骗性。
其实宋江的心思从一开始就特别明显,他本就是想得到梁山的势力,然后在接受朝廷招安,从而获得自己从前得不到的功名利禄,从他杀死阎婆惜上了梁山,一路接替晁盖成为梁山的主人,梁山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可却连宋江自己也没有料到,朝廷会在背后动刀子。最终不仅害了其他百余人,自己也葬身其中。
可怜了几位对宋江赤胆忠心,却不得善终的家伙。就如那李逵,虽的确性格暴躁,但其对宋江绝对是一片忠心。宋江却为自己的名利,用毒酒害死他。
只记得李逵那死前最后一句:“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只记得当时是言讫泪下,身体沉重,洒泪拜别,终与宋江同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