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海中,经常清晰地浮现出这样一组画面:一位清瘦的年轻教师伏在桌前批改作业,一个小女孩站在他椅座后面的空隙上,踮起脚尖,搂着他的脖子,歪着脑袋,出神的盯着他手中的笔在作业本上圈、点、勾、画,不知不觉睡着了。老师就把孩子从背后揽入怀里,在办公桌上挪出一片空隙,把孩子放在桌上,头枕一打作业本,盖件衣服,让她睡去,继续备课批改作业……
记忆中的小女孩就是我,年轻的教师是我的爸爸。那时妈妈早出晚归在地里干活,年幼的我无人看护,只有跟着爸爸,校园就成了我的第一乐园。
小小的我每天穿行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感受着老师神一般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仰慕、敬畏。“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的愿望就这样萌芽了,并为此一直要求自己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三那年填报志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院校。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范三年我以此为座右铭,丝毫不敢懈怠,课堂专心听讲,掌握专业知识,课下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提高修养,课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锻炼技能……
1999年我怀着青春的梦想,踏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要用三寸舌,三寸笔,培养三千桃李,万千栋梁。我喜欢学生,喜欢他们课堂上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听我答疑解惑,喜欢他们操场上奔跑的汗流浃背还一脸的兴奋,喜欢他们朗朗的阅读,沙沙的书写,深深地思考,呵呵的憨笑……他们也喜欢我,喜欢牵着我的手,搂着我的胳膊,喜欢听我绘声绘色的讲课……就这样朝夕相处,共浴着阳光,同享着欢乐,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我也深知,做教育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在那段时间我利用假期学完了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的课程,2003年拿到大专文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师表二十载,自豪之情满心怀2004年我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越来越忙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昔日的伙伴几年不见穿上了名牌,开上了小车,同学聚会时他们一掷千金,而我囊中羞涩,我困惑了,再加上好友的撺掇,我有了转行的念头……
记得那天我心烦意乱的在家收拾旧物,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师范求学时写的日记,随手翻阅,其中的一段文字瞬间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1998年11月2日,班主任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早晨他去对门住的孟建平老师家引燃煤球,进门发现孟老师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以为孟老师生病了,要带他去医院,孟老师笑着说:“没啥事,躺一会就好了。”引燃煤球出来,发现孟太太的眼圈红红的,班主任就问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孟太太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说老孟不是病了,而是天不亮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辅导自习,不小心滑倒,滚进了路旁的水沟里。爬出来时,棉裤都湿透了,他愣是去了学校,直到辅导结束才回来,进门时都冻的说不出话来了。他五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能经得住呢?说完啜泣起来。
想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突然明白,教师的职业就是清贫就是忙碌就是奉献,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高尚职业,就应该忘掉金钱,财富,经理,老板,甘守三尺讲台,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种子发芽,让小鸡出壳,让鸟儿翱翔……
于是我重整心情,从中学调到了小学(孩子可以就近入学,不用照看),一辆电动车,载着我的信仰,六岁的女儿、两岁的儿子,每天往返十余里,开始了我新的教学征程。
所在小学是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寄宿式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学生多,老师少。在这里,课堂上我是老师,三餐时间我是服务员,晚上我是查寝的生活老师。春去秋来,弹指一挥,又一个六年过去了。为了学生,我扮演过许多角色,我曾经是安徒生,用一个个新奇的故事,启迪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我曾经是冰心,用一首首小诗,唤醒孩子们真挚的感情;我曾经是叶圣陶,用“稻草人”引导孩子们懂得同情;我曾经是居里夫人,用“三克镭”教育孩子们做一个真正的梦想家……只要孩子们需要,一天当中,我会成为老师,朋友,演员,医生,护士,教练,借款人,司机,心理学家,政治家,临时父母……我给我的学生讲语文、品德、科学、美术、书法,法制……但我知道,仅仅这些远远不够,我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的向社会学习。同时,我也在课余时间,完成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2008年拿到本科文凭。
前几天我去看望我的父亲,一位为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奉献一生的老人。现在可恶的帕金森病魔已使他右臂无力,抬举困难,步履蹒跚,但他坚持锻炼,以至于脚上打满了血泡,血泡烂掉,袜子和血肉粘在一起,难以脱下。我劝他休息,他说:“我这病只有靠锻炼,一旦偷懒就会更严重,我已经离开了讲台,不能连累你们也耽误教学,咱乡缺老师,孩子们耽误不起啊!”听到这里,我无言以对,泪眼模糊。
我只有感谢,感谢我的恩师,感谢我的父亲,是你们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是你们坚定了我甘守三尺讲台的信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赵家和教授的事迹,他一生省吃俭用,2006年开始就以“一个清华退休老教授”的署名为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2009年得知自己肺癌晚期,做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捐出自己毕生的积蓄150万元,2012年成立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一批批贫困学生的命运将由此被改变,就在那个月,赵教授溘然长逝,生命的尽头又捐出了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这就是教师,大多一生清贫,无怨无悔,传承知识,播撒希望;这就是教师,即使创造了财富,也能坚守道德底线,回报社会,两袖清风。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现在,我很庆幸:我是教师,我的过去充满丰富而美好的回忆,我的现状充实而富有挑战,我的未来会繁花满枝,硕果累累。我将一如既往甘守三尺讲台,我的未来将平凡而辉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师表二十载,自豪之情满心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