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老高先生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1.
10月1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清晨六点的西安市,灯火通明,尤其是城墙上的灯,更是增添一层如幻如梦的味道。
秋意渐浓,早已穿上长袖,候在公路旁,看着车辆从眼前穿过,有快有慢,但完全没有喇叭惊鸣,划破黎明破晓前的安宁。
沉浸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不知道两千多年前,西安又是一片怎样的光景呢?只知道书籍是那样描述的,可惜光靠想象,确实会受制于想象力不够发散。特别喜欢古代剧,剧中美景会尽可能地再现历史。只是,有时难免会存在过度渲染的可能。
在这片十三朝古都(普遍接受的看法)的土地上,西安这里的一呼一吸,似乎融进了呼吸中,化入血液里。望着钟楼鼓楼微微上扬的犄角,任由思绪飘飞,在想象的每一寸空间中,自由徜徉。
公车来了,车上人不多,本地的阿姨提着装有篮子的小拉车,许是旅人即将开启国庆人山人海的节奏,所以赶早去买菜?未曾开口聊天,一无所知。
透着玻璃窗,在柔和路灯的照耀下,沿途的风景,在断断续续的雨丝中,魅力更是无穷。稍远一些的地方,则若隐若现,徒增神秘感。
换上通往兵马俑的大巴车,车上早已塞满人了。看着匆匆赶路的旅人,他们推着行李箱,各种挤,最后还是放弃了。望着他们眼巴巴的表情,庆幸自己运气好,最终挤上来了。
路上,售票员在问车上人的目的地,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兵马俑。当然,也不乏去华清宫的。记得当时,我说两者都要去,于是售票员说那就到华清宫吧。原因是回市区,人很多,车基本不在那停靠。于是,我买了目的站是华清宫的票。
路上还是忐忑不安,因为兵马俑才是我今天出行的最大目的,我怕流连忘返于山水阁楼中而无法自拔,最后耽误兵马俑的时间。
我又一次问了给我此次出行充分建议的“诸葛亮”——权哥,自北京之旅结束在火车站认识他之后,时有联系。如今,权哥已在西安工作三年,并喜欢这座民风朴实、历史久远的古都。一路上,权哥给了我十分有用的建议。他的意见是华清宫可以不用去参观,但是,长恨歌最好不要错过。
最后,我决定了直接去兵马俑,也补了票。
2.
到了华清宫,比我年少几岁的在校本科生,聊天过程中,知悉他来自内蒙古,与三个同学结伴而行,问起我改路线的原因。
我微笑谈起计划修改的原因。
他说,是啊,华清宫里面就是一些亭台楼阁,还有唐明皇和杨贵妃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的地方——华清池,不值那么高的门票钱。
说时迟,那时快。
售票员听到我们的对话,心里可不好受。于是说起长篇大论。
真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去兵马俑博物馆,那只是一座古墓而已,什么东西都没有。华清宫那么雄伟华丽的宫廷别苑,大唐盛世的标志之一,你们不去而宁愿选择去看三个墓坑?真是难以理解!
小伙伴反驳,华清宫就一个水池,确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啊!
售票员顶回去,这你就不懂了,难道你看重的只是表面肤浅的东西吗?骊山可是一片圣神的地方,人杰地灵啊,可谓是龙脉了。你看,大秦帝国时,秦始皇帝选中骊山做陵墓;大唐盛世,唐玄宗选择在此建造别宫后院;现代代中国,蒋介石在此居住,享受福山福水,最后在兵荐亭被捉(原名是捉蒋亭,改名只为早日完成台湾回归中国的愿望)。无不是因了这片土地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我赶紧补充一句,对的,这就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看的首先是客观存在的景物,透过景物感受背后的故事,最后又回归景物本身。
其实,我也知道售票员有可能是华清宫本地的人吧?只是表达方式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既然讲究文化的底子,那么只有富丽堂皇的宫闱庭院值得欣赏,而那堆满兵马俑的墓坑就不值得游人凭吊吗?
逻辑完全讲不通,只知道,既然作为旅游胜地,且吸引游人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观摩,那么就有它的魅力所在。对于大唐盛世,我们当然心向往之,只是人皆有异,计划有变,兴趣爱好各一罢了。存在即合理,对吧?
3.
跟着人头攒动的人潮,默默朝着售票大厅走去。其实,在国庆这天来说,人真的不算多。手中拿着票,办理完讲解器的租借手续,走向令人神往的地方去。
走在树木葱茏的林荫小道中,呼吸着清爽舒心的气息,全身似乎加满了气,身轻如燕,心情激动但也带着一丝丝的沉重。
走进兵马俑一号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列整齐的士兵,威武雄壮,令人心神向往。遥想当年超迈古今的始皇帝,统一六国,修筑长城,通沟渠,修栈道,书同文,车同轨,自不在话下。而建立雄赳赳的黑色军队,北击匈奴,南通南郡,所向披靡。
只是,立储大事未定,关乎大秦帝业的关键一步,嬴政却未能始终放进心里。行至沙丘行宫时,病危了,几代帝王辛苦打下的祖国江山,面对内忧外患,那时也成为嬴政的心头痛了。
可是,他至死却未生出那么一点警惕心。警惕身边伺候三十年的小高子,身为宦官,赵高早已耳濡目染,浸染朝廷宫闱的政变,以及始皇帝的雷厉风行,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欲,何人能抵抗得住?
因为,三十年如一日的贴身伺候,没有一声怨言,任劳任怨,确实难能可贵。可是,人总会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随境变,有人变得通透善良,而有人也变得面目可憎,最后赵高因权利欲,指鹿为马,将胡亥推上了秦二世的皇位上,短短几年,横征暴敛,不可一世。
而王贲临死前,交代始皇帝务必提防私心极强的丞相李斯,听进去了,也提防了。不料,身边的宦官也有挤进权利中心的欲望漩涡中。千古丞相因有后顾之忧,李斯竟陷入了赵高设置的圈套中,可笑可恨,进退两难。
如果蒙毅没有被调回咸阳守住皇权中心的稳定,蒙毅在,自然会将这黑幕的可能性减少一分。
可是,秦始皇帝,终究病死在了赵武灵王的沙丘行宫中,喷血而亡。密诏也只是短短几句,成为断章,遗诏大意未定。自然会产生各种病变,假若商鞅在世,肯定能“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那时为成全秦惠文王被五马分尸,最后成为千古一相。
如果,嬴政稍微有宫廷兵变的警戒心,自然不会有这样的结局。殚精竭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心里坦荡,没有丝毫的权利纷争观念,真是太完美正义的一代帝王,以至于留下后患无穷。
记得,秦穆公将王位传给嬴渠梁时,还要嬴虔断指写下血书,以表忠心,与秦孝公手足同心,共同打造大秦帝业。
到了秦始皇,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苦心孤诣,殚精竭虑,一心只为统一中国,却未曾产生宫变的后顾之忧。
王翦王贲,千古将相,大秦帝国的功勋,国家柱石,他们相继而去。重病突发时,嬴政茕茕独立,顿觉孤单无助。面对老迈多病的躯体,万千烦恼丝绕一身,最后不敌病体,病死沙丘中。
面对这一堆兵马俑坑,帝国黑色裂变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4.
听着讲解器传来的声音,兵马俑坑里的陶俑没有千人一面,特别感谢74年农民掘井的意外发现,终于让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兵马俑面世。
一路上,有导游讲解,正常情况下,修复一个兵马俑,文物修复者需要花6-7年的时间,复杂者可能更需要1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节目,为他们的工匠精神所折服,真心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没有他们的十年磨一剑,估计我们难以见到完整的兵马俑再世,而只是一堆废弃石头而已。
感叹历史的沧桑,民族的伟大,作为炎黄子孙,自当与时俱进,但也不能忘却历史。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融进血液里,在生活中弘扬继承,这才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自豪感。
只是生活压力大,我们忙于挣取更丰富的物质,忘却了有时慢却是快,这也无可厚非。不过,内心的安宁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属,不是这样吗?
当然,我们追求急功近利,总希望一有付出就有立马的收获,往往南辕北辙。其实,最大的收获就是你享受此时此刻的安宁和喜悦,用心工作和挣钱,但仍不忘精神追求,并甘于付出,享受每一刻的付出。即使未能如愿,但起码生活多姿多彩,何乐而不为?
我们都知道功夫在诗外,如果诗外的付出也能有收获的那一刻,岂不是赚翻了?
徜徉于每一寸林荫小道中,秋风徐来,只是没有狼烟四起,代之以清脆的鸟鸣声,还有随风飘扬的柏树枝……
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一寸厚重的土地。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亲临兵马俑,感受大秦帝国冰山一角,向文物修复者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