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到在双周会上感觉自己控场能力不足的问题,晚上就赶紧找书来看。在《沟通的方法》中有一个专门的章节对这部分做了介绍,我觉得非常实用,打算立刻就用起来。
那到底该怎么控场呢?有四个方法:
01会前要积极跑动
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会议也是一样,会议80%的工作都应该发生在会前。这包括选好会议的场地、定好会议的时间、布置好会场环境、制定好会议的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做好会前的沟通。
会前的沟通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与会议决策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开会预期。比如,可以提前向领导请教:这个会您希望怎么开?我作为会议主持人,您觉得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根据您的时间,您希望会议多长时间结束。
二是与会议主讲人沟通,明确他们主讲的时间、重点。这个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便于会场演讲。
三是与参会人沟通,收集大家的情绪及意见。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可能有矛盾或争议的话,还要提前跟主要领导打好预防针,这样更有利于会上的沟通。
02开场自我赋能
这里的赋能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管理大家的预期,明确会议的规则和目标,同时也给自己更大的掌控权和话语权。这就关系到会议开场如何设计开场白的问题了。
具体的做法有三种:
一是与时间相关的开场白。比如,我们今天会议预计一个小时结束,请大家抓紧时间。
二是与议题相关的开场白。比如,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是这几件事……
三是与讨论方式相关开场白。比如,我们希望今天这个会议人人都能发言。
03会中敢于干预
这里常见的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冷场,一种情况是跑题。那遇到这两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当面对冷场的情况时,可以考虑分组。比如,“我们来分个组,大家把意见在小组里先统一一下”;或者“我们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大白纸,大家把意见做个可视化的呈现”,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无人发言冷场的情况。
当面对跑题的情况时,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来解决:
一是提醒时间,用时间来制造紧迫感。可以这样说:“大家聊得这么愉快,但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一下,怎么这个会议可只剩下20分钟了,得抓抓紧。”
二是叫暂停,促使大家重新思考。比如,可以这样说:“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我们回头看一下会议目标,咱们刚才讨论的是不是还锁定在这个目标上?咱们先收拢一下。”
三是吹犯规。比如,有的人演讲严重超时了,那主持人就得及时的提醒他注意时间。当然这里也可以采用计时器等工具,到点提示,铃声大作,就提醒大家要注意时间了。
04结束出口成章
会议结束的时候,往往主要领导会发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议就结束了。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作为主持人,一定要总结整场会议。
值得注意的事,好的总结本质上是口述一份会议纪要,其中不会有态度或者感受层面的东西,只是要就事论事,而且要把所有人的意见都归纳进去。
核心的纪要主要就是决议的内容。包括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责任人是谁,行动截止时间是什么,记录下这些便好。
另外,需要再提一下的事,主持人结尾的总结,如果在此之前是下属发言,那么就要总结出对下属意见的肯定、大力支持;如果在此之前是上级领导发言,那么就要总结出对领导意见的高度贯彻和落实。
以此来真正实现会议的高效和对会议的管控。
最后想说的是,正如书中所说,“会议的主持人就是牧羊人”,要努力鞭策所有与会者在有限时间内达成会议目标,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