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全面,大家都知道辱骂和体罚在教育中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家长都会尽量积极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今天接着分享《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语言的力量这一部分
可是会发现有时候,你说他们很棒基本上也打动不了他们。他们觉得你既然觉得我很棒那就给我来点实际的吧买点东西。
书上的一个案例一家人开车在回家的路上,在车子的后座上,六岁的伊凡静静地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像个天使。他的妈妈心里想,应该表扬他下。当他们驶入隧道时,她转过身对伊凡说:“伊凡,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乖极了,我为你骄傲。”
片刻之后,伊凡拿出一个烟灰缸,把里面的东西一个个扔向爸爸妈妈,烟灰和烟蒂不停地扔过来,就像原子尘一样。交通很拥挤,一家人都堵在隧道里,被烟灰呛得无法呼吸。伊凡的妈妈恨不得杀了他,而最让她心烦的是她刚刚夸过他。
她问自己:称赞对孩予不再有用了吗?
几个星期之后,伊凡自己说出了他那么做的原因。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都在考虑如何摆脱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正靠在爸爸和妈妈中间。最后他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车从中间折断,他的爸爸和妈妈会没事,但是他的弟弟会被切成两半。就在这时,妈妈夸他乖,这样的夸奖让他觉得很惭愧,于是他就不顾切地表现出自己不配那个夸奖的样子来。
他看了看四周,看到了那个烟灰缸,于是后来的事情就立刻发生了。
夸奖就好吗?
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为什么会这样?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在他自己看来,他希望妈妈消失,或者希望哥哥下个星期在医院里度过,这样的他可没法说是“好孩子”。事实上,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父母们经常说就在刚刚夸了孩子乖之后,孩子开始遍野了,好像反对赞扬似的。
行为不端可能是孩子对自己的公众形象表达自己保留态度的一种方式。
如果孩子被称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不大愿意接受负有挑战学习性的任务,这种情况并不反常,因为他们不想冒险而失去高分,相反,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记得之前心理学课堂上的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一直班级前3名,老师经常表扬他很聪明,在同学眼中,他很少学习,看到他的时候都是课堂上玩的 ,一个阳光自信的形象,大家都觉得他太厉害太聪明了,不学习都能考第一名 。他也在不断的强化自己不学习也能考第一名的形象。
真的有人可以不学习就能考第一名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孩子每次都是在别人睡着了时候偷偷的学习,在低年级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偷偷的学习来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可是随着知识的增加,课业的繁重,他偷偷学习的时间不能保证完成任务了,内心压力很大, 又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学习,让别人觉得他也是要学习的。
慢慢发展的,他一到要考试的时候就开始生病,头痛,无法考试,因为他很恐惧考试不能得第一名,会被别人说他不聪明,再慢慢的他无法上学。在老师和同学的扼腕叹息中,选择了休学,在父母的辗转治疗中才了解到孩子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而形成这种问题的根源是因为孩子被贴上聪明,不学习也可以得第一名的标签。
所以鼓励和称赞也是有方法的,也需要谨慎使用。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么的话后在心理跟自己说的话。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体谅,创造或者成就。我们的话应该像一块有魔法的帆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
另外表扬和赞赏也是有方法的。七感学习法的品格赞赏三部曲提到。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的三点。
我们赞赏他们的具体事迹,这件事上看到他们身上有什么品格,这个品格给她自己和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这三步缺一不可 。
举个例子:女儿自己收拾了玩具
受赞赏人:鲁欣然(一定是孩子的大名)
赞赏品格:尽责,担当
赞赏事迹:妈妈看到你玩完玩具把它们都收拾起来了,房间很干净,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你有一个尽责担当的好品格
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的好处:你自己收拾的玩具,自己分类放好,下次再玩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并且养成了收纳整理的好习惯。你保持了房间的整洁干净,妈妈不用花时间再打扫房间,节省的时间可以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我们鼓励和赞扬孩子,一定要落到实处,表扬行为和努力,从行为和努力上看到孩子的相应的品格,而不是很虚的说很棒,有担当,孩子可能不理解担当和尽责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们告诉他这种行为是担当的表现,他们就知道在日后的生活中如何理解和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