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电影
刻在骨子里的讲究劲儿,成就了姜文。

刻在骨子里的讲究劲儿,成就了姜文。

作者: 可乐弟弟丶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20:24 被阅读13次

    最近姜文又走到了风口浪尖,是因为新电影《邪不压正》。

    很喜欢电影里蓝先生第一次出场的那一幕,京城里的下雪天,他蹬着一辆自行车,出门打醋的场景。但更喜欢的,是蓝先生的"讲究劲儿",为了吃这口醋,特地包了顿饺子。

    一直以来,喜欢姜文的人,还真就一直冲着他身上这股讲究劲儿。

    - 1 -

    说起来,这市面上流传的关于姜文“讲究人”的段子还真不少。

    姜文28岁的时候,接受了台湾著名影评家焦雄屏的采访,在被问及“中国那么多导演,哪个优秀”的时候,直言不讳地回答:“现在没有,以后会有”,那个人就是自己。 

    当时的他,一部作品都没有。可是在中戏毕业后的他,对待每一部电影,都格外“讲究”。

    他在演员处女作《末代皇后》中饰演溥仪一角,为了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溥仪,他近乎疯狂地揣摩角色分析剧本,找来所有关于溥仪的史料作为参考。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了溥仪的弟弟溥杰,亲自去跟弟弟了解溥仪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时都被身边的朋友称为“戏疯子”,拍戏太过于入戏,以至于深夜躺在床上都要跟弟弟聊溥仪。

    而这股讲究劲儿,也使得他凭借处女作就一炮而红。

    <姜文饰演的溥仪>

    - 2 -

    姜文的第一次大合作,是和张艺谋合拍《红高粱》,据当时流出来的传言,姜文和张艺谋因为角色塑造上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双方都不愿意让步,从开拍吵到杀青,没想到最终吵出一个斩获柏林金熊奖的大作,从此享誉国际。

    无论是成名前还是成名后,姜文的讲究劲儿,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就拿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说,当时为了演员能够入戏并且演出当时的年代感,就特地为所有演员打造了一个密封式的六七十年代的环境,把演员都关了进去,直到大家心中都以为自己已经是那个时代的人了,才开始拍戏。

    - 3 -

    时隔四年,导演姜文再度出手,拍出了这部花费了十年时间准备的《邪不压正》。作为北洋三部曲的终章,依旧充满着姜文的血性,虽然存在着不足,但是也能从中体会到满屏的荷尔蒙气息与姜文的讲究。

    当时,史航推荐姜文张北海先生的小说《侠隐》。姜文一看,爱不释手,立马向张北海先生购买了电影版权。姜文其人倔强,他对剧本的改编,从来都不是按照小说完完全全的照搬,他觉得这样十分没有意思,他往往是看一遍小说,把书盖上,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回忆,写出一个剧本。电影的有趣,就在于有着导演的“私货”,导演的个人见解。这样的剧本才具有自己的个性,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后来许多影评人对姜文的批判:结构混乱,没有还原原著。

    <史航客串潘公公>

    姜文对《侠隐》的改编,舍弃了许多老北京市井文化的细节,更多地抓住了复仇与历史隐喻,这一点也十分符合姜文的特点。姜文说“我对侠没兴趣,我更相信武器”,所以他把《侠隐》的剧本改成了《邪不压正》,几乎只保留了原著中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名字,影片一开始就把剧情和人物设定和盘托出,后边的剧情都是按照开头的路线来发展,环环相扣,紧迫又从容,相较于其他作品,剪辑节奏明显加快。台词犀利有趣,富有黑色幽默,表面是一个复仇故事,其实内核是对政治与历史的隐喻,都是对“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的思考。

    姜文在电影圈是出了名的爱读书,恐怕能够超过他的就只有王家卫一人。他为了拍好民国风格电影,甚至把整个民国时期都了解透彻了。这才使得姜文能够在《邪不压正》当中如此讲究。他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去拍,去演,对于艺术对于电影有着一股执拗的劲。

    姜文在角色选择方面,也十分讲究。刚开始,张北海先生推荐姜文饰演张将军,因为张将军出现的场景很少,这样可以减轻他既导又演的压力。但是他坚决选择蓝青峰这样一个,对故事发展推动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角色,并且演出了那种老谋深算的精髓。廖凡的犀利狠辣;周韵的仙逸飘渺;许晴的妖娆情义,都被诠释得恰到好处。

    《邪不压正》当中还有着许多日本兵,关于日本兵演员的选择,姜文考虑得也十分周到。由于日本人普遍偏矮小,刺刀高于他们的身高,所有姜文选择了中学生来饰演日本兵。同时,要求把衣服的扣子改大一点,做到了最真实的还原。

    姜文在场景还原方面,十分讲究。他努力把张北海在小说里描述的老北平精致还原,真实的北京早就找不到这样的景象了,于是,他在云南建了一座“新的北平”,城墙上足够宽敞,不止可以行人,还能走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搭建了四万平米的屋顶,再现 “屋檐上的城市”,一个可以让李天然飞檐走壁的城,一个可以披上女人睡袍裸着跑酷的城,一个屋顶之上独特世界的城。这种精致的还原,像极了梁思成拼尽全力想要留下的“老北京”。

    在城市景象的还原之外,姜文还注意到了北平气氛的营造。蓝青峰骑二八大杠,带着空瓶子去打醋,走在小巷子里,还能听到“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以及猪肉店门口挂着成扎的吹满气的猪尿泡。都是大量的老北平的民俗,代入感很强。

    姜文在彩蛋设计方面,十分讲究。在《邪不压正》里面,姜文导演设计了许多令人思索的彩蛋。比如开场时,根本一郎用来杀害师父一家的刀,就是著名的日本名刀——村正妖刀;以及在李天然前往协和医院报到的第一天,在院长面前,对着一只肾的标本起誓。而那个肾的主人就是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梁启超在1926年在协和医院就医,手术由协和的院长刘瑞恒亲自主刀,但刘瑞恒判断失误,竟将健康的右肾切去,留下了左肾,最终导致梁启超壮年早逝。

    对于剧情中出现的人物,事实上也有着其历史背景。在朱潜龙和蓝青峰的对话中,蓝青峰曾提到过“老西儿”与“小诸葛”。这两人分别是指北洋时期的著名军阀阎锡山和白崇禧,一个是山西的土皇帝,一个是蒋介石的主要谋士;在电影中,蓝青峰宁愿被朱潜龙和根本一郎迫害,也不愿意透露出张将军。而这个张将军便是抗日名将张自忠;裁缝巧红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原型的,即因刺杀孙传芳名震一时的施剑翘,她也曾通过手术放开了裹着的双足,并练习枪法。而神秘人蓝青峰的历史原型,其实是《侠隐》作者,张北海先生的父亲张子奇,曾经做过天津电话局局长,也曾有过军统特务背景。

    <抗日名将张自忠>

    其实在这么一个时代,讲究人不多了,大多都选择将就选择佛系。没有人会花个几个小时包顿饺子,就为了吃一口醋,更没有人会那么讲究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醋;更别提在混乱的电影行业,姜文能够那么“讲究”,用这么久时间来打磨一部作品。

    “讲究”二字本在中国文人雅士之间格外盛行,而如今这两字儿在算是断了根儿。就像老北京的城墙,拆着拆着便渐渐没了。现在这个时代啊,像他这样的讲究人不多了。

    如果想了解更多好看的电影~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无风格电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在骨子里的讲究劲儿,成就了姜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k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