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shānɡ)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㱪(hūn)。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田开之见周威公,威公曰:“吾闻祝肾学生,吾子与祝肾游,亦何闻焉?”田开之曰:“开之操拔篲(huì)以侍门庭,亦何闻于夫子!”威公曰:“田子无让,寡人愿闻之。”开之曰:“闻之夫子曰:‘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威公曰:“何谓也?”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县(xuán)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极。’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rèn)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祝宗人元端以临牢策,说彘(zhì)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㹖(huàn)汝,十日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
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策之中;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zhuàn shǔn)之上、聚偻(lóu)之中则为之。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
十行采集:
1.“善游者忘水”的故事,其意韵和鱼相忘于江湖、大鹏飞到九万里忘了风的阻碍一样,说的都是人相忘于道术的自由。
2.忘却外物,就能从容自得,才能真正凝神。但凡对外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世界一定笨拙。太关心这些外物,真正的水平就展现不出来了。
3.牧羊之喻,一喻两证,可称精妙。牧羊者驯其性,可以不须着鞭,却不可以稍微松懈。无论内外,只要落后,都得像对掉队的羊那样挥鞭督促,才会步步向前。
4.不需要把自己深藏起来,也不过分显露于世俗之中,要像枯木一样游走于二者之间。既要注重提升内在修养,也不能完全忽视外界情况,如此才是养生之道。
5.那些火中取栗、求取富贵荣华、追求死后荣光的人,跟这头猪有什么区别呢?
6.不要拿这些外在东西和自己宝贵的生命对调。死前有那么荣华的待遇,死后有那么高贵的位置,都不如自然而然地、从从容容地、快快乐乐地活着。
一行精华: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
触动,反思,改变:
庄子用牧羊之喻,提倡神和形、内与外的平衡发展;并且警示我们,最可怕的是自己天生的人性欲望(生存与繁衍)和被他人认可的社会欲望(财富与名声),如果陷入其中,那真的和猪没啥差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