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日本

作者: 书几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1:19 被阅读8次

    二十五六岁,齐耳的短发,深灰色细纹西装,五官的线条和着装一样,简约、冰冷。

    在酒店实习的时候,遇见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这个日本女孩给我的印象最深。

    落座,高扬的声调招呼服务生,用餐,脸上的表情始终没有变化过,举止干练,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以为是个普通的中国女孩。直到不一会,一行四五个深色西装男士走进来,女孩连忙起身,颔首,用轻柔的日语问候,深深地鞠躬直到所有人在周围桌位上落座。极具现代感的坚硬与传统侍女般的温顺,叠加出现,判若两人。

    此后我一直对日本礼仪背后的逻辑充满好奇。

    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里面,作者将礼仪定义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基石——"最高的礼德接近于仁爱"。而关于礼仪长久完整保留的解释,则是秩序——“长期地以礼修身,会让人身体中的各种部位与机能在一个完善的秩序中运行”。

    如果放到秩序感的语境中去讨论,日本在高速现代化的同时保留效率不高的传统礼仪这件事就变得很好理解。日本的文化内核里,对秩序感有着近乎痴狂的迷恋。

    明治维新之前,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同许多封建社会一样,各阶层严重固化。而与普遍利益式的阶级固化不同,日本封建制度下的社会阶层更类似于秩序式的固化。武士是日本封建制度下的贵族阶层,象征着日本旧社会文化精神(事实上现在的日本社会文化内核也与武士精神有千丝万缕联系)。武士、农、工、商四个部分被冻结起来。“各安其分”是整个社会的秩序。人与人之间的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也承认每个阶层存在的价值。武士以下阶层是不能有姓氏的,只能拥有名字,但武士与其它阶层又不存在剥削关系,有时候一般武士所得的俸禄不会比农民的劳动所得更多。普通民众去武士等殷实家庭当佣人也不会被当作下人或奴隶对待。

    在家庭里面,也同样是秩序感比尊卑观更强。父亲与其他家庭成员,长兄与其他弟弟妹妹,丈夫与妻子,前者有威严更具责任。妻子在外是臣服于丈夫的,但于内,家却是她自己的领地,对于家庭财政、家政事物等她是真正的掌权者。男人负责事业以供养家庭,女人负责让整个家有效运转,这种分工的合理性被充分认同,所以,日本在封建制度下面,男女地位显性不平等的情况下,也不存在一夫多妻的现象。

    “各安其分”是社会阶层的秩序,而体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则是内心的小秩序——平和的心境。

    与我国古时文官与武官势不两立不同,日本武士阶层研习武艺的同时也挥文弄墨、精通茶道、文学、音乐等。他们称之为“内化于心”,承认艺术关乎思想的修养。许多武士,或是平民都能写点和歌、俳句等。

    正因为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秩序,封建制度下日本的知识大门并非选择性开放。女性社会地位不高,但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说法,用新渡户稻造的话说就是“日本女性有追求艺术和雅致生活的权利,她们也从未放弃对音乐、舞蹈和文学喜爱。”

    到了近世早期,武士精神被注入了新的思想,剔除身份的阶级性,人人都应接受知识馈赠的理念变得更加普遍。从17世纪中期开始,私塾盛行,主要招生对象为富裕市民和富农子女。在《日本史》中有文字陈述:在1850年前后,日本40%~50%的男孩和10%~15%的女孩都受过正规学校的教育。19世纪中叶,日本的识字率可能高于除英国、荷兰以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今天的日本依旧是一个秩序感无处不在的国度。整洁的街道、一丝不苟的礼仪、繁琐的艺妓表演,灾后人群的集体反应,文化输出,甚至连较为经典的广告作品,都多少带点“治愈强迫症”的功效。如果问为什么要做到如此,或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大概,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从来如此而已。

    剥开来看,每个民族的民众行为,最后都通向它的文化内核。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秩序感——日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rl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