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万桥村
文/应智乐
读小学生时,我的邻居万雪霞老师教课时,说着满腔的虹桥话,她说自己来自虹桥的万桥村。懵懂中,我对这个数镇之隔的万桥村有了一个陌生又想熟悉的念头。
数年前,因房东万女士的热情邀请,我带着小记者队伍去她哥哥的桑椹采摘基地一一万桥村。车子过这条古桥时,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对万桥村朦胧的印像。
今天,我陪夫人去她药房办事,又一次光顾了万桥村。忽然间,我发现村庄面貌已悄悄地发生了崭新变化,不变的是,这条拥有六七百年的古桥,仍坚守岗位一一守候着自己沧桑岁月的使命!

未到万桥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个村的特点一一是不是村庄有万条桥?是不是它具有江南水乡之风味?走进村庄,才知道万桥村不是以万条桥来取名,而是因该村居大多姓万,由万姓家族而起的名。
万桥村,地处乐清市104国道左侧,是沿着一条弯曲蜿蜒的河流而建。万桥村,也是集天成街道办事处、文教、卫生等融为一体的行政村。
村庄很普通,除了接二连三而立的新房外,让你感觉到和他村无异。但是,只要你踏上这条约有六七百年历史、完整无缺的古桥,就会对村庄产生了不普通的感触。
最令万桥村人们自豪的是,就是村中央建有一座六七百年的古桥,桥名叫万桥。近看,桥头一棵庞大的榕树,占地仅几平方,树枝覆盖面积比占地面积大于百倍。榕树郁郁葱葱,可容纳近百人乘凉休息。树身皱纹鳞次栉比,足见它成长足迹有多久。桥边,立有一块风雨化旧的长块石碑,上面刻写着已红漆淡化的两个大字一一万桥。碑文上下刻写:浙江省乐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乐清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四月公布等字体。碑旁,还添加了二三块崭新的碑坊。
踏步桥上,脚测它的长度足有百米,桥面宽敞的可容纳十来人并行而走。桥身全是用石块叠造的,桥梁栏杆上还留有石雕刻成的物像,有龙、蛇、羊、虎等形状。人在桥上走,风在身边吹,心情感觉特别舒畅。
从外而望,桥身装着五个大小不一的拱门,可做河水流通之用。中间最大的拱门,可以让一艘庞大的运输船自由穿行。其它拱门看似小巧些,但足可让小船行驶。五个拱门,拱起了这座六七百年历史,承载着上吨重的方块石头和石阶。从这座桥的美观构造设计看看,可以看出古人对文物的审美标准;从这座桥的牢固程度来分析,古人的脑袋是何等聪明何等睿智。他们靠自己一双勤奋的手,用一块块规则不一的石头,鬼斧神工似的灵巧地叠造成这条几百年不破的古桥。

站在桥中间,一位头发苍白的老人迈着健步,拾步而上。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自从我会走路以来,每天至少要经过它数次甚至上十次。这条桥的面貌从古至今一直改变,一直保持着‘老样子’。”
桥头另一侧,一棵树身用黑塑料布包着的大榕树,树枝还正在吐芽长叶。榕树虽然没有那头的榕树那么绿,那干净的树枝却有另一番味道。一位坐在树下的老者幽默地告诉我:“虽然这棵榕树的树龄比那头的树要短一些,也有五六十年了。去年底防寒冻,披上了‘防寒衣’。”接着,老人又补充一句:“为了保护这座古桥,数年前,政府部门对它加固了一次。”

即将离别万桥,我不禁再一次回眸桥面。一阵春风吹来,树叶翩翩起舞,落在了桥面的石阶上。那枯黄的叶子,洒落在灰色的石阶上,不得不让人重温岁月静好的浪漫景像。
万桥,继续延伸着自己岁月沧桑的使命,为当地百姓提供便捷。万桥,还可以继续守候着它的梦想,梦想有一天,成为人们心里的诗和远方的故事……

(2019.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