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9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2:20 被阅读0次

卷十三(五) 【原书卷十三·三一】

芜湖洪进士銮,以“江山好处浑如梦,一塔秋灯影六朝”句驰名。沈归愚爱其“夕阳无近色,飞鸟有高心”二句。余道不如“窗边落微雪,竹外有斜阳”之自然也。七言云:“人居客馆眠常早,家寄空书写最难。”

洪銮,安徽芜湖人,清代官员。乾隆乙未(1775)年前后,任山东博山县知县,撰有《博山志稿》。有《悔绮堂诗集》传世。

清•洪銮《长干寺》:法鼓虚堂夜寂寥,石头城枕海门潮。江山好处浑如梦,一塔秋灯影六朝。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我们不评论洪銮的诗,只探求沈德潜与袁枚为啥各自喜欢不同的诗句?其实,这里的原因就是沈德潜与袁枚的诗论不同。沈德潜是“格调说”的主帅。强调诗要为政治服务:“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同时提倡“温柔敦厚,斯为极则”。在诗歌的风格上,主张中正平和、委婉含蓄而反对发露。而袁枚是“性灵说”的领军人物,强调诗歌创作要从真实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以真、趣、淡为妙。认为这是“真性灵”的体现。两种不同的诗论,导致他们对同一人之不同作品的欣赏差异。不过,洪銮的作品能够得到两位大师的欣赏,其诗力也非同一般,可惜《悔绮堂诗集》流传不广,不得拜读。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399)

    卷十三(五) 【原书卷十三·三一】芜湖洪进士銮,以“江山好处浑如梦,一塔秋灯影六朝”句驰名。沈归愚爱其“夕阳无近色...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99)

    【原书补遗卷八·三三】礼亲王世子檀樽主人,年少多才;客春,托桐城吴种芝太史索和《红豆》诗,余尚未答。今春,又托尤水...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9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e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