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作者: 月照琴台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00:29 被阅读1125次

    文/月照琴台

    女儿高考时,我给她买了很多练习题,其中有套诗词鉴赏练习,我因为喜欢也没舍得扔,时常偷空拿来练习,权当自我提高。

    今天随手翻阅碰到一判断题,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诉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我知道这“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念是王国维先生首次提出的,他说:“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说白了,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前面“但愿人长久”那句抒发的是词人主观的情感愿望,是“有我之境“。而“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看不出作者的主观感受,物我仿佛和二而一,应该是”无我之境“。由此,上面判断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记得读《文学概论》时,曾经看到过相关的论说,当时非常感兴趣,奈何手头没有参考资料,今天又看到相关问题,再一次激起我探究的兴趣。

    我很喜欢诗词,走马观花的读了一些,感觉古人诗词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诗歌大多是抒情的,诗人惆怅感伤或者欢欣喜悦时,看世间万象,都会不由自主染上浓重的自我感情色彩。悲伤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喜悦时“红杏枝头春意闹”,惆怅时“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慷慨时“水随天去秋无际”……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疑是诗人情感的产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把一腔情思融入静物中,使万物都著上我之色彩。

    “有我之境”比较好理解,“无我之境”却不好把握。王先生举例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起初我有些蒙圈,这“采菊东篱下”明明是“有我”的,为什么说“无我”呢?

    反复读评述,我慢慢有些理解了。这“无我之境”重点在于“以物观物”,作者处于近似于物的静观心态,在客观存在中寻找宁静,从而使主体在客体参照下,得到一种永恒的意义和存在。

    这么说,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都是存在的,二者一静一动,有我之境化物为人,无我之境化人为物。

    关于无我之境,王先生所举另一例是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诗句写的真好,亘古不变的风在浩渺的烟波和成群的白鸟中穿行不息,此时诗人已忘身物外,不知身在何处?

    有人说:元好问是一个被忽视的天才。金代在古典文学史中本就是一个被忽视的朝代,因为这原因,元先生远不如那些才华不如他的明清诗人出名 ,他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知名度比他本人高多了。如此大才却沉寂于文学长河,实在可叹!

    无我之境还有一个更好的范例,那就是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诗“闲”字是“诗眼”,妙在“桂花落”三字,花落无声,桂花又是非常细小的,如果没有闲适空明的心境,怎会注意如此细碎花瓣的飘落呢?最后两句以动喻静,巧妙反衬出夜静山空的禅境。

    书上说:诗人如果把心境空寂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那么他的心就成了一首禅诗,再看山水,也变成了禅意的悟道。王维这首诗,就很有禅诗平和冲淡的味道。

    有人用参禅的三种境界来区别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感觉更能帮助我理解掌握其中真谛。禅界认为,参禅要经历三种境界:

    其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其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其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完整的人生大多要经历这三种境界。有我之境相当于第二境界,无我之境相当于第三境界。虽然诗词是诗人一瞬间的感觉,人生三境界是长期的状态,但二者是相通的。

    第一境界是孩童时的眼光。幼年时涉世不深,无忧无虑,对人对物只有表象认识。此时的山水与我没什么联系,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然不能算是艺术境界。

    第二境界是青少年时期。此时人处于人生奋斗的漩涡中,成败荣辱,喜怒哀乐,如影随形。经历的风刀霜剑多了,对人生也就有了独特的认识,此时看山看水都带上了个人感情色彩,山水成了自我思想的代言和象征,因而属于有我之境。

    第三境界是历尽沧桑的彻悟。人在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后,达到一种恬淡悠然的境界,再看山水,还是山水。

    细思细想,万物胜衰都有自己的规律,非人力可以扭转,人不过是天地万物间的一粒沙尘,并不比山水高明多少。看山水还是山水,这种返璞归真的本色眼光不同于孩童的眼光,天地人心在经历风霜洗礼后,更加清明宁静。

    此时,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天人合一,因而如同无我之境。所以有人为以上三种境界各添了一句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我是我。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水皆是我。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亦是山水。

    这样就很好理解两种意境的区别了。

    总之,有我之境宏阔壮美,无我之境恬淡悠然,二者没有高下,是诗人不同情感心境的产物。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诗句,应该就是这两种意境最传神的写照吧!

    图片摄影:爱君若兰,感谢若兰提供美图,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书目:《人间词话》、《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清的海:☀👍👍👍
      • 马到成功程雨烟:银狐帝国幼时家贫,受尽狐狸欺辱。称帝后率兵包围穆陵县,意欲尽杀当初看不起、侮辱自己的狐狸。农夫听说后,率兵从前线撤回,日夜兼程赶回穆陵县。农夫第一个赶到,下马跪伏在地,道:“请陛下不要滥用皇权滥杀无辜,如果陛下要滥杀,请陛下先杀臣,臣请以死谏君。”银狐帝国用剑指着农夫,道:“莫欺少年穷,终有报仇时。那时朕才只有十岁,因为家贫饿得慌,不得已到他们的菜地偷萝卜吃,他们追着朕打,将朕打得遍体鳞伤,朕被打断了一臂,差一点被打死啊。他们怎么就能对一个孩子下这样的狠手?象他们这样的势力小人,难道就不该杀吗?律法有规定,击打、辱骂天子者,皆斩。朕怎么就是滥杀无辜?大将军未经诏命擅离前线、抗旨不遵,想要谋反吗?”农夫道:“臣受皇上厚恩,宁死不反。人皆趋势啊,陛下若要杀,只怕国为之一空了。《刑律》规定,击打普通狐狸者,按伤势处以相应的刑罚。断一臂者,杖八十,徒刑十年。陛下那时还不是天子,法律并没有规定天子称帝前该如何定他们的罪。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因此应当以击打普通狐狸的刑律定罪。且主犯、从犯也有区别,怎能将从犯按主犯定罪?更何况他们罪不至死啊?如果陛下滥杀,要律法何用?请陛下诏命臣主审此案,按律定罪。”银狐帝国怒道:“堂堂一国之君,要杀几百个狐狸,还要经大将军同意吗?朕先杀了你。”银狐帝国举剑刺向农夫,小狐仙赶到,挡在农夫面前、被刺伤,小狐仙喷出一口鲜血,跌倒在地。农夫道:“狐宝宝,你还好吗?”小狐仙痛哭道:“春恨秋悲只自怜,狐宝宝一片真心,可耕农哥根本就不懂狐宝宝、不知道狐宝宝的心,好恨啊。”农夫道:“耕农哥哪又得罪狐宝宝了?狐宝宝又为什么事生气?”小狐仙跪伏在地,道:“国有直臣,而国不亡。请陛下不要在盛怒之下做任何决定、自毁长城。众将士都生长在穆陵县,和那几百只得罪陛下的狐狸都是同宗共祖、同气连枝啊。陛下若要杀他们,众将士怎能不寒心?且众将士都曾无意中得罪过陛下,若陛下睚眦必报,众将士怎能不担心陛下秋后算帐?若陛下连大将军也要杀,只怕众将士会惊惧,或逃散或降敌或反叛,以后还有谁会为陛下打天下?雍齿曾背叛汉高祖,汉高祖为安众将心,封雍齿为侯。明崇祯帝不识人,不辨忠奸自毁长城、杀袁崇焕,边关将士皆惊惧逃亡,国随之亡。没有容人之量,又怎能成就帝王大业?陛下是愿效仿开国明主还是想要效仿亡国昏君?请陛下诏命农夫为刑部尚书,主审此案,只有农夫才敢执法不阿,也只有农夫,才能安众将心。”众将士陆续赶到,军中曙光、袁非非也、西岭下人、黑水少爷互相使了个眼色,率众将士皆跪伏在地,道:“请陛下收回成命。”那几百只狐狸抖做一团,皆跪伏在地,道:“皇上饶命啊,大将军救命啊,我们不敢了。”银狐帝国赐给小狐仙一颗续命丹,小狐仙服下续命丹,道:“皇上不会又在药中下毒吧?”银狐帝国变色道:“小狐仙,你不要聪明过头了,你以为朕真不敢杀你吗?”小狐仙道:“陛下是怕三军众将,又怎么会怕小狐仙?陛下志在天下,又怎么会因臣一句话冒犯了陛下而杀我?如果皇上是那种没有容人之量的昏君,臣又怎么敢这样乱说?我是深知陛下有如此心胸、抱负,才敢这样说啊。”银狐帝国诏命农夫为刑部尚书,主审此案,那几百只狐狸全押入刑部大牢候审。农夫按律定罪,只几名主犯处以杖八十、徒刑十年的处罚,曾辱骂银狐帝国者只象征性罚银了事。农夫担心那些衙役为了逢迎皇上将主犯杖毙,亲自施杖刑,并警告衙役、狱卒,若主犯暴毙,他们也要被治罪。农夫扬言:“为官,就应当不惧权贵、不怕死,执法不阿,留得生前身后名。”百姓奔走相告:“国有农夫,我们可以不用惧怕权贵了,农夫连皇上都不怕、执法不阿啊。若有不平事,请去找农夫。”农夫威望日高,银狐帝国忌而恨之。
      • 芬芳的涟漪:好作品,拜读学习!:+1::+1::+1::+1::+1::+1::+1::+1::+1::+1::+1::+1::+1::heart::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月照琴台:@芬芳的涟漪 多谢芬芳支持😊🌹🌹🌹
      • 尤其拉:应该还有一种物我交融的混沌境界,比如卡夫卡所做的小说描写,那里有客观,也有主观,但你无从分辨主观和客观边界,交汇的层次,一如远方的城堡,你离它越近,仿佛越发遥远。
        月照琴台:@尤其拉 嗯,卡夫卡小说里是有这种境界,我这篇主要针对诗词的,小说涵盖的境界就很宽泛了,谢谢你的点评,学习了😊🙏🌹
      • 潇潇雨疏:深刻!好文!👍👍👍🌺🌺🌺👏👏👏
      • linwood:👍👍👍
      • 昇夫:时读诗词之美,其妙境深情总不能言说。
        今拜读后,觉得领悟感受间,值得学习。
        月照琴台:@初心ali 谢谢初心阅读和精彩雅评🌹🌹🌹😊
      • 石溪梅:到专业论文级别了!🌺🌺🌺
        月照琴台:@石溪梅 过奖了,只是一篇读书笔记,谢谢妹妹雅评😊🌹
      • 潇湘馆主_1b26:大凡读书笔记之类的文章,难得众人青睐。琴台妹妹的这篇读书笔记可算是例外。文章中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剖析通俗易懂,引用原文的部分恰到好处,从中可见作者读书之细、之思,深得原作之精髓。作者的融会贯通能力也很强。值得推荐阅读!
        月照琴台:@潇湘馆主_1b26 多谢潇湘姐姐阅读点评,因为喜欢诗词,我平常比较关注这方面的书,也喜欢边读边记心得,记得多了,集腋成裘成笔记,其实都是参考书里看来的,我尽量写的通俗易懂,谢谢姐姐肯定🙏🌹😊
      • 陶叶夭夭: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能入不能出,输了格局;能入亦能出,自有高致。
        月照琴台:@陶叶夭夭 谢谢阅读雅评😊🌹🙏
      • 芳馨若兰_:这篇文章以前好像看过的,台台见解独到,论述高妙!赞台台美文!👍
        月照琴台:@芳馨若兰_ 这篇文以前在空间发过,简书发时重新修改润色了,尽量让它通俗易懂,读起来有趣味,谢谢兰兰阅读支持😊🙏🌹
      • 励志熊:妙!
        月照琴台:@励志熊 多谢支持!😊🙏🌹
      • 刘笑东:前辈的这篇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论述的全面到位,比起那些生涩的专业论文更为通俗易懂,不失为一篇了解中国诗词的佳作👍
        月照琴台:@三脚猫学功夫 多谢友友精彩点评和肯定,多谢支持鼓励哦🙏😊🌹
      • 33420514008c:偷走……收藏……盗用……抄袭!🤔👀😍
        月照琴台:@儛纆 君行,姐姐的文章你随便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 33420514008c:越发滴高、高、高咧姐儿!👍💋
        月照琴台:@儛纆 木有多高,我的学习笔记而已,多谢君行来支持,现在这样的文没几个爱读了😁😀
      • 禅易6565:研究的文学理论高深莫测,真乃儒雅者也!佩服佩服!👍👍👍👍👍👍👍👍👍👍👍👏👏👏👏👏👏
        月照琴台:@明心8001 过奖了,谢谢您的支持哦🌹😊🙏
      • 海杯子:有我之境宏阔壮美,无我之境恬淡悠然,二者没有高下,是诗人不同情感心境的产物。👍🍵
        月照琴台:@海杯子 多谢,多谢支持😊🌹🙏

      本文标题:【读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mu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