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anjun
昨天收到Laura的留言,她请我推荐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书籍。这方面已经有不少前辈列过书单。我接下来就陆陆续续推荐一些大家可能不常在书单里看到的。
今天推荐的这一本叫做《语言与儿童——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2013年在国内买的中文版,已经是这本书的第四版了(外研社,2011年出版的)。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不是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而是全面关照外语教学的这个大的范畴。在美国,法语、西班牙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历史比汉语长,学习的学生更多。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文作为外语的教学研究更成熟。封面长这样:

这本书在目录前就列出了:中小学外语教学成功的关键理念和全美外语学习目标(5C目标,11个标准)。5C目标很多人已经比较熟悉了,我就不赘述。谈谈关键理念吧。
关键理念一共有12条。挑其中的几条给大家看看:
2、连续地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最低限度的使用母语和翻译。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将目的语和母语明显地区分开。
6、对学生而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法,通过使用而非分析将其掌握。语法本身不是教学的内容。)
10、运用开头、主体、结尾都清晰的故事,可以使教学活动、课程和学习单元有意义,并便于记忆。
关于语法这点,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份关键理念的针对性了,它针对的是中小学学生。前几天,微博上有老师问我“把”字句的教学,我就提到了这点。必须要有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我举的例子是搬家。搬家的时候,你要把各种东西都搬到车上,或者把东西先装进箱子里,到了新家,要把东西搬出来。这里头可以供老师、学生发挥的余地就很大。之前还有一个老师用的是包饺子的例子。整个包饺子的过程都用“把”字句来展示。重点是学生要在这样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会用。
更多的细节大家可以去看书,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挑上述这几条,一方面是因为在大范围内,有些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师群体里,或许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书一共分为八个部分,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部分:学习者。主要介绍青少年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第二部分:沟通。沟通时5C中最重要的一个C,Communication,是外语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有:怎样创造沟通环境、三种模式中构建沟通、同伴合作和小组活动、早期语言课堂的读写能力。
第三部分: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评估、成功管理早期的语言课堂。
第四部分:文化。5C中第二个C,Culture。在课堂上体验文化。
第五部分:贯连。另一个C,Connection。学科内容和语言文化相贯连、沉浸式教学项目。
第六部分:资源。教材、生动的课堂语言、科技。
第七部分:课程。早期语言课程的理论依据、历史和现在、设计开展与衔接有效的早期语言课程。
第八部分:教师。为早期语言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
附录:全美外语教学学会K-12学习者能力标准指南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常翻常新的书,备课备得没思路了,就会翻出来看看。有时候也可以比照书中的观点,反思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希望老师们都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一些东西。
网友评论
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