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奇闻异事谈笑间。要问真相是几何,待我一一从头叙。看到这套《中国古代异闻录》,忍不住做起了打油诗。
中国历史上成谜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湘西赶尸,那尸体为什么可以不借助外力,自己一跳一跳的,人走后不应该是一动不动的吗?
在古代笔记里,“赶尸”的记录并不多,我还以为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结果大多记载于清末到民国初年。例如,《清俾类钞》《子不语》《平等阁笔记》《洞灵小志》等,有说“三人住店,两人吃饭”,也有称是不走夜路,还有说催眠术以及持咒,但是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却是“背尸”。为了方便背尸体,他们在尸体的四肢捆上骨科夹板一般的竹片,这样尸体的手足关节不至于弯曲。这也是看起来僵硬的原因。摇摆铜铃,念咒语不仅增加了神秘感,让大家唯恐避之不及,还能增加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裹脚是从什么时候盛行的呢?以前我总以为是清末的时候,却没想这竟然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关,只是为了跳舞时回旋有凌云之态。这都是什么恶趣味啊?!而且裹足的妇女走路很慢,如果遇上战乱根本就无法自保,甚至还会连累家人性命,真是贻害千年!
现代的犯罪心理破案是缩小排查范围,锁定真凶。像《孤独一掷》中找到电信诈骗案的窝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那么,古代侦破奇案用的是什么呢?
沈括《梦溪笔谈》里有一则故事《陈述古擒盗》,用的是摸钟。主要用的是心理战术。陈述古在钟上涂抹了墨汁,而真正的盗贼会因为担心钟发出声响而不敢摸钟。完全利用了盗贼“做贼心虚”的心理。
上述内容都来自这套共两本的《中国古代异闻录》,记录了中国古代笔记中许多诡异悬疑的志怪故事,用现代科学对古代笔记中的诡异现象进行解读,书中充满了自然、生动的烟火气息,每一篇的背后更有透过笔纸作者传达出的隐喻与真意,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累。就是有些摘录的古文里有些生僻字没有注音,可能需要翻阅古文字典,才能知道大概意思。不过,如果你愿意“跳着读”,其实影响也不是很大。
世上所谓的鬼都是心里有鬼,鬼再坏,又如何坏的过人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