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到底是什么?第一次接触心流是遇到了《心流》,书中提到心流指投入忘我、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可是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感觉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比如:瑜伽、攀岩、阅读、写作。
我也体验过心流的感觉。前段时间,在车上看书,太多专注,下车时,我全然忘记随身携带的雨伞了。事后,在回忆中,我还在思考,这个心流状态虽然美好,却可遇不可求。
今天再次遇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讲心流的书《当下的幸福》,让我对心流产生的原因有了深入的理解。心流之所以让人上瘾,一方面取决于引发心流的活动本身,也就是心流产生可以设计既定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就是内在对心流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一、先来讲活动本身设计,可以从规则入手。
心流活动具备8项特点,分别是:
1、一份可完成的工作
2、全神贯注干这件事情
3、有明确目标
4、有即时反馈
5、全身心投入到行动之中
6、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7、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8、时间感会改变,时间仿佛停止了
从上面8点看,产生心流的活动必然是能带给你乐趣的事情。
二、自身对心流的体验和感受
这里要讲到两个概念。
1、自成目标:活动本身就是目标
2、自得其乐:不假外求,发在内心感觉快乐
最优体验的第二个条件:一个人重组意识达到心流的能力。有些人不论到哪里,都能自得其乐;有些人即使美景当前,仍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除了外在条件(亦即心流活动本身的构造),我们也应该把促成心流的内在状况列入考虑之内。
除了自己能产生心流,通过改变家庭环境,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产生心流活动。方法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清重选投挑”五步。
1、“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
2、“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
3、“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
4、“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
5、“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心流就是投入忘我做一件事情的心理状态。这是幸福的感觉,我可以,你也可以,一起来尝试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