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赶集的日子,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左顾右盼,看看有没有值得入手的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da087ab7acc40007.jpg)
在一个卖糍粑的摊位前,我的脚竟然迈不开步子了。那一个个小小的、圆圆的糍粑,捏起来还是软软的,特别可爱,我甚至能想象得到它入口的那种香糯清甜!
我闭上眼,仿佛又看见了我那跛着脚的爷爷斜靠在方桌上,满脸慈祥的微笑着在捏糍粑,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赶紧转身离开,慌忙的逃到人少的地方,假装镇定的继续闲逛。
记得童年时期每年的腊月27,都是我们家打糍粑的日子,奶奶会在前两三天把糯米泡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acfa79c8d8591ad0.jpg)
27的一大早,厨房里就热火朝天的忙开了。两个灶孔里都燃着熊熊烈火,对应着的两口大铁锅里,也是沸水滚滚,热气腾腾!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b140bec60318749c.jpg)
甑子里糯米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爷爷很疼我,每年都会给我开小灶,舀一碗蒸的晶莹剔透的糯米饭,带着慈爱的微笑,看着我吃光它们。
那香甜的滋味,长大以后我再也没能尝过了!也许是因为糯米不是自家地里种的,或者不是用柴火木甑蒸的,也或许只是因为少了爷爷慈爱微笑的陪伴。
奶奶把蒸熟的糯米饭用一个小盆盛起来,倒进堂屋里镶嵌在地上的“对窝”里,力气大的爸爸和叔叔,就拿起“粑粑棒”,你一下我一下的开始“打粑粑”了。
“打粑粑”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首先,得有足够大的力气,才能让糯米变成糯米泥;然而,更重要的是双方必须把握好节奏,对方的棒槌下去的时候,自己的就要抬起来,反之亦然,否则就会撞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d8152220c7632e4a.jpg)
我记得有一年,外地的姑父回来看望爷爷奶奶,恰好遇见我们家打粑粑,他跃跃欲试,坚信自己力大如牛,结果他抢了爸爸的节奏,被落下来的粑粑棒捶蒙了头,愣是好半天都没还阳!
如果没有相当的技术,那一团黏糊糊的东西可不肯乖乖听话,让我们摆弄,一不小心,它还会跳到“对窝”外面来,粘上一身的灰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85343f858fa446e9.jpg)
每每这个时候,爷爷都会跛着脚蹒跚地走近,心疼的捡起那团半成品,嘴里喃喃的说道:“啊呀,可惜了,可惜了!没事没事,我把脏了的削掉就是了,呵呵呵……”
爷爷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笑着的,我很怀念他慈祥的笑声,自从他走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头儿了。
被打成糯米泥的粑粑胚子,被爷爷熟练的一把抓到铺着洋芋粉的方桌上。一坨坨均匀的小粑粑胚子像变戏法一样从爷爷的手里变了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e47a4a9f57e76734.jpg)
我用小手捧起一团,那感觉妙不可言,软软的,暖暖的,香香的,像妈妈的乳房!
我先是将它搓成一个圆圆的大丸子,然后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用手掌将它压扁,然后再去修饰它的棱棱角角,不出意外的话,一般都可以做出一个差不多的糍粑。
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有时是忘了铺洋芋粉而黏到一块儿了,有时是玩得太久,粑粑胚子凉了,塑不成型了,这时候我就干脆的把它消灭掉,藏到肚子里面去。
做好的粑粑一个一个的摆在铺着薄膜纸的圆桌上,等着冷却定型。有时候做得太多,奶奶不得不把家里能用得上的平的东西全部腾出来,比如筛子、簸箕、写字台、衣柜顶……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aecfeab035046315.jpg)
等到所有的糯米变成糍粑,一天也快结束了。奶奶把新做的糍粑切成小块,在铁锅里放少许猪油,小火慢煎,直至二面金黄,然后和当年的新腊肉一起炒,再撒上一把新豆豉,放一颗蒜苗,那香味是奶奶的厨房里独有的!
每一块糍粑上面都黏着几粒豆豉和一块腊五花肉,一口咬下去,口感绵密软糯,那香味能把人的馋虫全都挑逗出来!
而我的外婆家就从来不这样吃,他们把糍粑煎熟后放白糖。我不喜欢这样吃,就像炒汤圆一样,不香,反而很腻,可我后来发现,除了我们家,别人都喜欢这么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01455/18811b57050fb02a.jpg)
可惜,爷爷去世后,我们家就不再打粑粑了!
想吃糍粑就去市面上买,也不分什么过年不过年的,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有。
只是,就算是糍粑炒腊肉,吃起来也没那么香了!但我还是爱这么吃!
是想吃糍粑炒腊肉了,是想爷爷了,还是想回去无忧无虑的童年了呢?
童年回不去了,爷爷或许已投胎转世了,我还是买几个糍粑回去饱餐一顿算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