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莫高窟藏经洞一卷般若心经后补记
自驾出行虽说是放松心情,但每天早上却最不放松,七日赶完一万多里且还要拜访诸多景点,真心不能贪睡。这不,虽说三四天才难得在宾馆里睡了一觉,清晨五点多没人催喊就自觉的醒了。
当然,醒的早也是因为兴奋的缘故。说实话这次行程虽说是去额济纳看胡杨,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在这——敦煌!因为这是20年前就一直梦想要来的地方,为了一段记忆和一部电影。
一、早上六点的电影
上师范时学校每学期都要集体组织去校外的电影院看几场电影,这本来是件好事,但不知哪位老夫子脑子进了水,竟然立了个让人痛心的规矩——每每都是在清晨六点钟看早场,理由是不能因此耽误功课,但大家心知肚明,省钱而已。
当然,骂归骂,当二指长的电影票发到手里还是打算去电影院打瞌睡的,毕竟比起早上五点半起来跑操,看电影应该还算一种别样的享受。
记得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晨。头天晚上班长发电影票时还不知道第二天早上看的啥,但还是特意借了一件军大衣准备到时继续春秋大梦。来到电影院睡眼惺松的看了一眼广告牌,原来要看的电影名字叫《敦煌》,而且还是中日合拍的。众人以为是一部记录片,不禁大骂学校糊弄人。
进了电影院一坐下就开始趴下大睡,突然被响起的一阵低沉雄浑的音乐惊醒,抬头,只见银幕上出现古堡、黄沙、烈烈西风和一把渐被黄沙淹没的古剑,不由得被一副副苍凉画面给吸引住了,再往下看,就被这个雄浑凄绝的故事给震傻了。
电影讲述的是北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在西域发生的故事。落弟书生赵行德偶然在京城汴梁认识一个西夏女子,并对西夏那个新兴国家大感兴趣,于是决定探访。后在去敦煌途中被西夏军俘虏,编入由汉人组成的外国人部队,并跟队长朱王礼结为生死之交。在一次战斗中赵行德救下回鹘王族少女斯鲁比娅并相爱,但因事分手两年,回来时爱人已以死殉节。
他在万念俱灰之下赴敦煌埋首整理经书。后来朱王礼策动兵变,部队全被歼灭,敦煌亦成一片火海。赵行德冒死把一大批经书古籍藏于莫高窟一个山洞中,最后消失在茫茫大漠中……
这个故事讲起来并未有特别之处,但电影拍出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电影通过人物刻画、情节编排体现出的历史深度、人文内涵,令影片颇具史诗气象:西域异族的中华文化,大队耀眼的古代铠甲,恢宏逼真的撕杀场面,极富冲击力的镜头语言,独具慧眼的细节选择与刻画……这在当时那个年代——1989年,绝对是中国电影从来没有过的场景画面。
电影所表现出的历史悲凉风格和一种崭新的对历史和文化的诠释是《敦煌》最为成功之处。诗意的画面——一口渐渐淹没在黄沙中的古剑,最后湮没在黄沙中的无数的经卷宝藏;动人的配乐——玉门关上苍凉的羌笛;以及残酷的情节——残阳如血尸堆如山的最后的战斗,最后朱王礼造反失败全军覆没,尸横遍野。
此时,摄影机仰拍,朱王礼战至最后一人,身中数剑,仍手执武器,昂然屹立在死尸堆中,如同一尊雕像。天顶,被残阳斜照成血色的浓云一圈圈地不停旋转……
这种强烈的震撼简直是致命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敦煌的传说从此深深的烙在了那个17岁少年心中,以至让我在后来很长的日子都不能走出来。老实讲,二十年来也算是观影无数,可是这部电影在心里的魔障却无法消除,促成了个人长久以来自诩的悲剧美学论调,不能自拔。
二、谁更懂谁的历史?
《敦煌》后来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成为国内史诗电影的经典,时至今日,当年的影迷仍津津乐道于此部电影的宏大场面。但可悲的是,这部充斥着英雄气概和壮观惨烈战争场面的电影,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中国人拍摄的电影。更要命的是,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未有一部电影能与之(pin)美。
而在那时,年少的我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拍的中国历史电影,竟然能拍出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上午9时正,莫高窟开始开门迎客。跟着人头攒动的人群往里走,看到莫高窟大门外或高或低立着几座僧人圆寂塔。这儿的高僧大德我是不认识的,但里面有一个人估计许多人都知道。于是逐个转着找,最后终于找到那个坐着王圆箓的道士塔——这个人和身上所发生的事,其实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后人多骂这位王道士,但我不会,公正的说一切并非他的错,余秋雨把敦煌文物毁灭性的破坏的责任全推到王圆箓身上是不对的(对张大千之流损毁莫高窟文物一事绝口不提不知是不是一种文人间的袒护?),与事实相反,对于藏径洞的保护他该做的做了,已经尽力了。而我们要骂的只能骂那个时代,骂那些操纵时代的大人物们。
人们说中国历史悲剧从1840年起始,但在我看来应是1644年的那年春天就已经开始了华夏文明的没落。前一阵子网络上一些“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调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近几百年来,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比如文化,思想,精神!
电影中李元昊说:弱者必须学习强者的语言……日本人借此台词说出一个真理,也是坦然承认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虚心,就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的尊敬。事实如此,从隋唐时起,日本人就开始拼了老命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因为他们承认,从春秋开始中国就是世界的领导者。这个学习的过程一直到了康乾盛世才算结束。而自1879 年琉球被日本吞并时清朝无动于衷始起,日本对中国从崇拜开始变成了鄙夷,因为他们已经看透了清朝所代表的当时中原文明的没落和腐朽,并开始以华夏文明正统而自诩,直至萌生取而代之的野心。
所以日本知我中国,甚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不奇怪。
但不管怎样,日本对中国明朝以前的历史一直是很崇敬的,这从《敦煌》这部作品中就不难看出,其电影真正的内涵其实是叙述文明的传承的问题——影片将动荡中的爱情、文化、思想都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人文色彩和史诗气象,通篇弥漫着失意文人寻找精神信仰的魂影。
所以日本能拍出《敦煌》这样的满满中国历史味的鸿篇巨制,也不奇怪。
三、何时才能拍出真正的历史?
作为蜚声国际的名胜之地,敦煌还曾因藏有大量宗教文化典籍和佛像画壁而充满神秘传奇色彩。这本来是一个上佳的影视文学题材,可惜国内的文学影视作品甚少涉及,反而当年的文化掠夺者日本一直对“敦煌”颇感兴趣,先有名作家井上靖写成历史小说《敦煌》,后来小说又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在中国内地取得巨大反响,不少影迷更将这部日本影片《敦煌》视为中国古代的战争史诗,甚至用它来对比指摘国产同类影视题材促狭古板浮夸空洞的尴尬现状——在我看来,骂的再狠也一点不亏。
想来也恨,同样是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同样是在内地拍摄,同样动用咱解放军队伍拍摄战争场面,但偏偏人家日本就能搞得壮观惨烈,颇具历史实感和史诗格局。无论是美丽的风景、宏大的场面、古朴的服饰,都不禁使人对历史的敦煌心旷神怡。影片对服饰、道具和建筑都十分考究而精致。
就拿电影中的战争场面来讲,数量虽非千军万马,但个个真盔铁甲,骠悍英姿勃发。尤其李元昊与回鹘一战,阵容整肃,攻防皆有章法,弩兵、步兵、骑兵、连环马调遣有序,两军马队交锋一场更拍出暴力冲撞的超强速度感,整体观之竟与《魔戒3》那场人魔兽大战的调度顺序颇有几分相似——哪象国产古代战争片,放眼望去,要么是纷杂错乱松散虚假的厮杀让人不忍卒目,要么五毛特效虚张声势的另人作呕。
中国历史中远不缺少“东周”“汉武”“三国”这些史诗战争题材,中国历史中更有无数像“一人灭一国”“封狼居胥”“十三汉儿归玉门”的雄才伟略气吞万里英雄人物,但为什么没人拍——也拍不出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象《敦煌》这种水平的电影?
或是因为我们还是缺乏一种精神!
不管我们如何的憎恨日本,但打心眼里你就得佩服他们的做事精神。当代中国就像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最顶峰,都是富得冒油的时代,但那时的日本却没有像如今天大陆影视圈一般发大把的钱去请脸盲小鲜肉和无节操女演员们,而是实打实的把钱用在营造环境和细致的道具上。反观我国那些所谓的艺术工作者,别说拍外国题材的电影了,拍本国题材也是如舞台戏一般的服装道具,漏洞百出的台词,错到离谱的史实。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别人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让所有中国影视人无地自容。
四、千年一梦
排队参观的人如长蛇般逶迤连绵不见首尾,听说这几天景区的日接待量均达到3万人次,不禁咋舌。排着号散风般进入为数不多的几个开放洞窟中,虽暗生郁闷,仍难免不时被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美仑美奂的飞天壁画所惊艳叹服。尤其是那些规模巨大技艺精湛的壁画,佛像的、经变的、故事的,乃至装饰图案,都是那么美的让人悸动眩晕。
听讲解员介绍,壁画中竟然描绘的还有多个爱情故事,比如“沙弥守戒因缘”“难陀出家因缘”故事和“树下弹筝”图,这的确出乎众人的意料。佛教戒律对男欢女爱绝对是明令禁止的。但是,人世间有七情六欲,情爱两个字岂能是说断就可以断的?佛的前世今生,不也是经历了种种爱情的考验,每一次的经历,又何尝不是难以割舍?
挤过人群,费了老大劲找到275窟,里面供奉的是一尊北凉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像。与其它拥挤的洞窟不同,这里游客并不多,他们并不知道,这尊佛像像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敦煌》中的那位回鹘公主斯鲁比娅。当初每个人第一眼看到这位美丽的公主时都惊为天人,深深迷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远了,但那个风华绝代的公主头盔落地时长发飘逸的惊艳,以及最后公主苍白的在城楼上纵身一跃的凄丽,曾经着实让人好一阵心痛。
但更伤心的,应该是那个曾两次救过她的男人。
赵行德起初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他在参加殿试时,面对策论中关于如何处置西夏的题目不知所措,于是金榜题名无望。在宋都汴京,他路遇被贩卖的西夏女子,并初见她手中的西夏文字,由是遂有参加丝路商队,向着西夏所在的方向“流历河西”之事。
人选择自己在哪里度过一生,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的命运。途中他遇到西夏将军朱王礼率领的汉人军团,被迫成了一名士兵,后随军破甘州时无意救下了那位美丽的公主。
公主最初对待赵行德,应该是有利用的成分吧,两人后来渐生情愫,结伴逃出甘州,欲前往敦煌避乱,可惜在沙漠中迷路,复又回到甘州。为救频临死亡的公主,他冒死找到朱王礼,并拜托朱将公主隐藏了下来。但条件是答应朱王礼去夏都学习西夏文。
无奈,赵行德只好与公主分别。临行前,公主深情的将贴身佩戴的胸琏送给他,彼此约定一年后再见,不曾想一去便是两年。
一别却为永别而此时公主被西夏太子李元昊发现,李以杀死回鹘百姓为要胁逼迫这位公主嫁给自己,公主在婚礼当天刺杀李元昊未成堕城而死。此情此景为朱王礼以及刚从兴庆学习西夏文归来的赵行德所目睹。赵行德肝胆俱裂,从马上堕下昏死过去。
在那片狂放野性战火纷飞的沙漠上,国破随有时,生死如草芥,被迫当了战士的书生遇到国破家亡的公主,从而滋生出爱情不是没有可能,因此谈不上高贵奇艳,也绝非童话庸俗,两颗孤寂的心在兵荒马乱中是只能相互温暖呵护。但“自与君别离,生无了牵挂”,公主自杀后,赵行德在战斗中屡屡争先杀入敌阵并非勇敢,而是一心只求寻死。爱人已去,当真生无可恋了。
后来赵行德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被送到敦煌疗养,在莫高窟和太守府看到了前人留下的浩瀚的像画经书深为震憾。抄经的僧人看到赵行德失魂落魄的样子,劝他学习佛教去化却内心的痛苦,他不置可否。国家兴衰、民族敌对,都是过眼云烟,荣华富贵都是枷锁,唯有爱,永远的放不下。
不经生死,怎知生死;不经苦痛,怎知苦痛。许多痛苦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我们自己的心才会给自己痛苦。此时的赵行德不知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不下,在他心中已无所谓权位,无所谓富贵,甚至也无所谓爱情,他连生存都不是很在乎,仅仅是本能地活着,为了一点点求知欲而活着。直到他在莫高窟看到那尊佛像恍若死去的公主时,我想,爱人就是他的佛,也是来度他的。
朱王礼计杀李元昊未果,敦煌即将城破,无数宝贵典籍即将焚毁的时候,文人的使命感,亦是爱人的招唤,促使赵行德在战火中挺身而出,拼死将四万卷古籍经书藏在莫高窟一个小洞中,在封堵的最后一刻,将爱人送给他的珠链一并封存在里面。这一封存,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再也取不回来,如他和她的爱情再也不会被玷污、或遗忘。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据说,《敦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莫高窟藏经洞一卷般若心经后补记的这段短文。那位甘州小娘子,应该就是赵行德的爱人——公主的原型吧。
身着西夏服的回鹘公主 逝去的故事后记
开始很不喜赵行德这个角色,感觉男主表演的太收,显得过于木讷。但后来发现这样或许更好,一个木呆的人,把本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陈述得这样安静,更能让人感到如此悲伤,如此惊心动魄。
赵行德只是一个普通人,没什么男子气概,却也不受什么纲常礼教的束缚。他是一个弱者,但也是自由者,你却能真切地感觉到,真的有个这样的人曾活生生地行走在这段历史中,是他而不是别的讲述者所经历的这段历史。真实的历史,不是存在于史书中,更不是存在于王者的心中,而是存在于一个普通人的眼里。
“赵行德”这个名字,并非出自敦煌莫高窟中的文献,而是来自《敦煌》原著小说即作家井上靖的杜撰。李元昊说得对,“赵行德”、“朱王礼”以及回鹘公主的名字都没能留存下来,然而我们因着本文开头那段话的牵引,仍能从中剥离、重见那个被取名为“赵行德”——无数个“赵行德”的无量功业并所经历的无量往事。
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未必。
http://i.y.qq.com/v8/playsong.html?hostuin=813417059&songmid=001WATOJ4RblC6&appshare=android_qq&type=0&platform=11&appsongtype=1&_wv=1&source=qq《敦煌》有关资料
中文片名:敦煌
英文片名:Dun-Huang
地区:日本/中国
类型:剧情/历史
出品公司:角川映画株式会社
上映日期:1988年06月25日(日本)
导演:佐藤纯弥
编剧:井上靖/佐藤纯弥
主演:原田大二郎/三田佳子/中川安奈/西田敏行/佐藤浩市
片长:143分钟
电影原声观看地址:v.youku.com/v_show/id_XMTQ2NzkwNTIzNg==.html
v.youku.com/v_show/id_XMTQ2NzkwNTIzNg==.html
www.tongeo.in/html/movies/223/111605.shtml
赵行德殿试失败 朱王礼与赵行德 朱王礼 朱王礼 李元昊 密谋杀李元昊 最后的决战 回鹘公主与赵行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