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著导读
导读源自对学情的把握

导读源自对学情的把握

作者: 飞花似梦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21:09 被阅读2次

        ——《朝花夕拾》写作特色导读说课稿

    名著阅读一定要以学生踏踏实实的读为前提,其次教师如何根据学生阅读空白、阅读难点做恰到好处的引导,这是我在设计这节导读课之前所思考的,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学设想:

        一、说学生和教材

    《朝花夕拾》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存在不同阅读难度的,比较而言,初一比初三难度大些,不读书比爱读书的孩子难度大些,因此需要说明的是,这节课是针对初三学生,针对我班阅读《朝花夕拾》的现状设计的。

    在这之前,我班学生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和星期天时间,通读完了《朝花夕拾》全书,整合阅读也进入尾声,在这过程中都有跟踪引导的练笔作业,通读所用时间大概为四周,整合阅读目前用了两周。因为书中除了回忆之外,有的文章涉及到了鲁迅先生与“现代评论派”之间的论战,有的内容涉及到历史事件、社会风貌,这些都是学生不熟悉的,也就成为了阅读中的难点,所以通读之前,我已经就《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以及鲁迅先生的大致经历做了介绍,为通读打下基础。

    其次在通读过程中,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过一些相关资料,如鲁迅当年在江南水师学堂(即书中的“雷电学堂”)求学的经历,徐锡麟当年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具体情况等。我也曾让学生星期天就读不懂的地方在网上查找并搜集资料。费了一番周折之后,我才发现我们搜集的大部分资料竟然在北师大版《朝花夕拾》的注释中都能找到。因此后来就建议孩子们互相交换着书看,在比较中,他们也发现北师大版的最周到。

    在资料的辅助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逐渐高涨,在两周的整合中,孩子们的文字也越来越有了深度,同时,新的问题也呈现了出来:学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一直停留在内容的层面,而难于深入到文字的纹理,去体会鲁迅先生写作的精妙。《朝花夕拾》被称为散文中的精品,鲁迅先生被誉为写作的高手,面对本书鲜明的写作特色,学生却体会不出,或者只是参考有些版本上的解读,被动地得了一些干巴巴的名称,而对其中妙处缺少理解与体会。因此,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字,将那些名称化为学生真实的体会,这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所在。

    这节课共两个目标,其中“明白并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特色”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导读法。教师通过整合部分具有相同写作特点的文字,以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字。通过思考品味、咬文嚼字,从而具体而深入地体会这些写作方法的好处,为学生的运用打下基础。

    本节课对学生其实也是一个整合的示范,从而强化学生读名著时将零碎的文字整合为一个整体的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与认识。这节课还意在引导学生将别人的解读转化成自己深入文字进行体察后的切身感悟。别人的解读或评价可以参考,但不可迷信,读名著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要有根有据地大胆去评价。最后想让学生认识到读名著不仅要读懂内容、情感,更要善于体验作者文字的风格以及写作的特点,从中汲取写作的方法与经验,让读名著最大效益化。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以“阅读并整合《朝花夕拾》,我看见了……”为句式,说说自己读《朝花夕拾》的收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目标。

    (二)展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

    1、有人说《朝花夕拾》主要是用来回忆温情与美好的,也有人说《朝花夕拾》主要是用来批判灰暗现实的,你更赞同哪种说法?(学生结合具体文章来谈,最后落在《狗猫鼠》上,从而引出反讽和走在回忆和现实两个时空)

    2、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段落为例,体会《朝花夕拾》言简义丰的特点。

    3.出示整合的一组句子,让学生体会白描的写法及妙处。

    4.以《琐记》中关于衍太太的文字为例,体会《朝花夕拾》选材典型的特点。 

    5.出示《阿长与山海经》中“元旦吃福橘”的相关段落,深入文字,让学生体会其中阿长对“我”质朴的爱,再将儿时对阿长的评价与结尾对阿长的怀念比较,从而引出“采用儿童和成人两种视角”的写作特点。

    6.出示一组句子,并以《二十四孝图》中的文字为例,让学生体会旁征博引的写作特色及妙处。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源自对学情的把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xh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