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说过“肌肉记忆”这个词,它常常用在体育领域。指的是,一些体育项目里的一些技巧动作,经过运动员的反复训练,熟练到连肌肉都记住了,运动员根本不需要思考,动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出来。就像我们平常人走路,根本不用思考,脚自己就会走。
于是,运动员的水平好坏,很多时候就看他的肌肉记忆强不强。就拿足球比赛来说,一个前锋接到球,临门一脚,呯地一声,射偏了。是他水平不行吗?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那他水平差在哪儿呢?或许问题就出在从接球到射门的一系列动作的肌肉记忆上,只要有一个细微的动作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熟练,要么是没有形成肌肉记忆,要么是形成一个不好的肌肉记忆,也就是所谓的坏习惯,那么他在射门的过程中肯定会有瑕疵,最终结果也不会好。
如果我再问你,NBA巨星雷阿伦投三分球时有没有在思考手部的动作和投球的角度?几乎不可能。他只会凭感觉,他感觉这地、这球感觉不错,那就来一个三分吧,于是就进了。肌肉告诉他没问题。大概打篮球所谓的手热,意思就是肌肉记忆唤醒了,在线了。
肌肉记忆这么神奇,能不能用在我们的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觉得不仅可以,还应该多用用。层次较低需要动手的工作比如装配,毫无疑问需要用到,而一些看起来用脑的工作,其实也可以采用类似肌肉记忆的做法。比如期刊设计排版,这看起来是一项脑力活,需要创意,需要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然而事实上,最低限度的创意根本不需要想象力,所谓的丰富多彩的版面设计其实都是预先成熟的套路的反复运用。一种设计思路技巧,最开始的确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但之后就成了案例库,随着时间积累,案例库越积越多,设计的时候就能够反复调用成熟案例,从而迅速完成任务。
也许,两个看着实力相当的设计师,比拼的不是脑洞和创新,反而是调用案例库的熟练度,谁调用得越快,调用得越准,谁看起来就显得水平高出一截。这就是套路。毫不夸张的说,合理地使用现存的套路,完全可以成为那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你看专业围棋选手,为什么还要背定式?定式就是前人留下的下棋套路,相当于案例库,你背下来并且能够娴熟运用,你实力就比别人强。这大概就是脑力界的“肌肉记忆”。
我在看电子竞技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触,大家都是打游戏,在我手上就是玩物丧志,在你手上就成了世界冠军,差距在哪?首要原因离不开肌肉记忆。打法定式、操作手法、细节把控、信息记忆等一连串,都刻意训练过,强化过,都各自形成了“肌肉记忆”,确切来说是形成了大脑的沟回。选手们的常规操作都已经肌肉化、自动化了,大脑的精力就能够分散用在更高维度的地方,比如战略战术。于是,顶尖高手比拼什么,首先是比肌肉记忆谁更牢固,谁更优秀,谁更精细,其次比的是谁的战略战术更富有想象力和实用性,最后再比双方的心理素质谁更过硬,遇上逆风局会不会怂、会不会虚,还有谁的体力更旺盛,能够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所以你看,顶尖的脑力对抗,最后拼的往往不是脑力,而是体力。作为一个脑力劳动者,我坚信,把脑力活干成体力活的能力,是初级脑力劳动者迈向高级脑力劳动者的必由之路。《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老师有句话说得好,你所谓的顿悟,其实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