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孩子放春假,感觉自己的时间也全部都给搭进去了。每天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歇过,也说不出具体忙了点啥。上周的作业需要分析一些小说的开头,然而我却一直都没能找到机会读原文。昨天趁着出门办事的路途中,才在地铁里和等待的间隙看了几篇,就选其中一篇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来尝试分析一下。
艾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文章开头十分简洁明了的几句话,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艾米丽·格里尔生小姐是谁?为什么她被称作是一座纪念碑?她有怎样的传奇人生,让她的过世能够引起全镇人们的关注?她的屋子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会让许多妇女们有窥探之心呢?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只有艾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桀骜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现在艾米丽小姐已经加入了那些名字庄严的代表人物的行列,他们沉睡在雪松环绕的墓园之中,那里尽是一排排在南北战争时期杰弗生战役中阵亡的南方和北方的无名军人墓。
紧接着第二自然段就来描述艾米丽所居住的房子和周围环境。
先说房子的颜色和外观,作者描述成是过去漆成的白色四方形大木屋。对于木屋来说,尤其是外墙上的漆,因为风吹雨打的磨损和老化,每几年都需要粉刷和维护的,更何况还是更易显脏显旧的白色。然而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是白色的漆,或是现在看起来是什么颜色的。而是用了一个时间状语,过去漆成的白色的漆,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这座房屋估计是很久都没有修缮过了。
后面紧接着补充道这座房子坐落在当年最考究的街道上,还有圆形屋顶、塔尖和涡形花纹的阳台,从这些可以了解到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地位,然而早已今非昔比。从这里也渲染出反差的氛围,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这段后面描述了房子周遭事物的变化,让这座曾经一度处于高高在上有十足优越地位的建筑,与现在的格格不入也形成了鲜明对照。它依旧桀骜不驯、装模作样,这哪里是在形容房子,明明就是艾米丽小姐一生的写照。
最后段落结尾处的描述,更显现出一种强烈讽刺的反差感。这样一位有代表性的人物,最终还是跟一批无名氏安葬在一起。更让人有强烈的兴趣去了解她这悲惨一生的遭遇和经历。
说实话自己还从来都没有仔细分析过小说里的环境描写。这次小小的尝试,确实发现这些描述都不是随意想到哪写到哪儿的,作者从中都是隐藏着许多线索和铺垫。
另外,对于环境描写,并不一定需要大段唯美的文字描述,而是要从中寻找到最能展现其异质性的东西。
我自己其实很少会思考这方面的内容,很多时候也都不会描写,大多数都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内容是否对后续有什么帮助和有多大的关联性。
对于小说的开头,尤其是短篇小说,在如今这种快消式的社会环境下,不能在短短的篇幅之内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基本也是一篇失败的作品了。今后还是要多多学习借鉴优秀作家的作品,慢慢消化吸收和积累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