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面说了,当前中国的男女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生物学的性趣盎然。当然了,我也相信中国人也会很快的走出这个阶段,重新去整合古典主义的合理的思想因素的基础上,一定会超越禁欲主义和纵欲主义的片面性,出现一种新型的爱情审美观。
我对此并不绝望,因为我也已经看到了一点曙光,国人也在不断的走回到古典主义的立场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在流行歌曲里面,现在有人不断去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其实就表达了一种思想,想要回归到古典主义的一种审美层面上来,否则现在流行的这种爱,最多是“情爱的肉欲”,而不是爱情,它不会带给我们幸福感和快乐感,最多只是一点快感而已,如果我们国人一直处于当前的状态而没有进步的观念的话,那国人是很可怜。
因为爱情在审美中,爱情美的追求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恋、热恋、婚姻。
首先,要谈一下初恋的审美追求。
初恋,顾名思义是说,人的爱情萌发的最初部分。
也可以说是人第一次尝到“情”的滋味,它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比如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他不一定要爱她,但是他对她的喜欢是独一无二不能被别人轻易替代的,初恋的发生和年纪没有关系,无论是少年还是老年都可能有初恋。初恋是情的“萌生”,不是性爱所指向的本身,它往往是单方面的、心理上的、感情上的爱恋,是纯洁的心理之恋。这心理之恋往往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具有不现实性和脆弱性,它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给人留下的是亲切的甜蜜的回忆,当然也有人多年以后回忆起有痛苦与遗憾或悔恨的感觉。
有人说,爱情不仅是对异性的肉体的追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人类在精神上亲近的需要。而少男少女的初恋几乎完全是精神需要的追求,而正如歌德所说的,道德纯洁的少男少女的初恋,“永远趋向崇高的目的”。
初恋是以异性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它不含有任何杂念。这种爱是不自觉的,却是真诚的,感情色彩十分丰富,它不考虑各种各样社会因素,是两性之间最自然的爱恋。
初恋就是说,两个人开始有感觉了,特别喜欢的友谊,有放电的现象发生了,它的一种审美化的追求,首先一个是动机的纯洁,而且从爱情审美意义上来说,理解初恋的审美追求,必须首先体现在其动机的纯洁性上。因此,必须反对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倾向。
这会对一个人的爱情的品味,甚至包括后来的婚姻生活的境界,有很大的影响。
而从古典主义的立场来看,它强调的是爱的纯洁度,除了感情之外它不会考虑更多其他的东西。包括性也不会有太多的考虑,这样一来,它就经常遭到批判,因为它太精神化了,不考虑其他的东西。人们批判的理由是,如果说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性本能的东西也不考虑的话,那是不是很虚假?
我觉得对这种批判本身也需要一点保留态度,因为从人的审美化的追求来看,如果当我们恋爱的时候,我们浑身上下充满着性的占有欲望的话,我想无论如何它是不纯洁的。而且更多的时候,它其实是一个人在异性世界里面,来寻找他作为另外一半所缺乏的所没有的东西,这样的一种镜像心理的满足。
比如说男性的阳刚之气,需要寻找女性阴柔;男性的粗犷需要寻找女性那种细腻的东西,等等的这样一种追求,这样一种的东西来加以中和,从而做到一个更全面和更完善的人。初恋更多的时候不太可能说,充满着一种自然主义的或者生物学主义的这种东西。
但是,事实上,古典主义的爱情观一直遭到批判,当然批判得最厉害的就是弗洛伊德了。
而纯洁性还包括其它内容,比如说今天要超越一种过于考虑物的条件。生理条件、家庭条件、社会地位、权利权势、富裕程度等等这样一些功利化的东西,这恐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我们需要来超越的东西。
因为这样的东西过于关注“唯物”,“把算盘珠打得啪啪直响”,这样唯物的盘算,这样因果的考虑,它其实必定会降低爱情当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什么呢?
比如说两者在情感上面的一种相互取悦,在价值观上面的一种彼此认同,在心性方面的相互契合。而这些才是爱情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经常说古典主义的那种爱情,它不太会有太多的对感情以外的东西的考虑。包括中国古代是很典型的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的“七仙女的故事”,如果从物的角度来看,她为什么要找牛郎,而她是仙女,对方只是一个放牛的出身不那么好的劳动人民,所以它歌讼的是爱的纯洁。
绿:
牛郎不就是个流氓吗,偷看女人洗澡,还偷人家衣服,借此扣留人家给他干活生娃。可恶,跟人贩子一个德行。流氓强奸女人,也说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别人抢你钱,也说生存的权利人皆有之,自愿云云都是那些男人意淫的。据说最早的版本是仙女拿到衣服就自己飞走了,说不定把牛郎削了一顿。反正都是编的,有话语权的人想怎么编怎么编。
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牛郎是人,所以爱仙女也是正常的,因为没有其它手段,比如自己也不是白富美,人家仙女可能也真看不上他,但他有爱,出发点是好的,这是博爱,人神结合,这不是更好?
但是,仙女最后也自愿了,履行了她的诺言,践行了她的理念,这样可以表现出仙女的圣洁之美,因为仙女也是高尚的。你的逻辑有问题,是你这样认为,而不是仙女这样认为,仙女完全可以无视你说的这种威胁,然后骗牛郎说她之前都是搞着玩的,不能当真,她完全可以不理这个牛郎,总之仙女可以像现代人一样,有很多理由,一言不和,就永远再见,这都可以是她的选择。她选择了他,并没有其它理由,完全是双方彼此之间产生了爱情。这说明,是牛郎的一些人的品质,感染了仙女。
而你说的东西,是两码事,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陷入了我执之中。当然了,故事都是有寓意的,你偏偏那样理解是你的问题,不是人家故事本身的问题。所以,我才说今人思古,问题很大,总是越俎代庖,以今观念,任意臆想,而不考虑这个故事背后的前因后果,思想指向,脉络趋向。否则,很容易陷入“雄辩的辩证法”之中,因为任何观点都会有毛病,都有正反合的状态,也都可以以你的观点加以贬损与讽刺甚至是故意曲解。
写文章不在于编与不编,而在于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我可以不举这个例子,也可以举其它 的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比如我们古人对于爱情理解的变化等,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我们写文章总要有上下文的,这些故事当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关键是你是怎么用。如果从根上想反人家的话,当然总得先要把人家的逻辑搞清楚吧。
说白了,还是一个写法问题,任何写法也都有问题,是以理念先行逻辑先行,还是以事实史料为主,不管以什么为主,如果想反,总有理由的,但那些理由脱离上下文,就意义不大了。
我们有很多民间的故事,什么财主的女儿总是会爱上他们家的长工,这也是一种古典主义的一种立场。他告诉我们,那种门当户对的偏见是不对的,那种考虑感情以外的那种东西是荒谬的,它其实体现出来的是,对爱的一种感情是至高无上的,两个人的两情相悦,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这是对人性的一种讴歌、一种肯定。
那么,反思我们今天的现状,我们现在这些观念上是不如古人了,你比如牛郎织女的那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它可以把爱情写得非常的曼妙,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喜悦缠绵,它没有说,恋爱好像说一定要天天相守在一起的,那样的一种自然主义的一种结合,或者说是一种物质生活的一种满足,或者是人的性欲的一种正常发泄,都不是,那是什么呢?
哪怕是一种期待,它也很有美感;哪怕是一种愿景,也可能带给他快乐,“迢迢银河岸”,它带给人的那种美感是很震撼心灵的。
当然了,现代人在很多方面都有进步,比如科技的进步带来很多东西,但在心灵方面,我们也无奈的发现我们在退步。所以很多古典主义的爱情的故事,诗词小说,让我们现在人读了之后,真是感慨万千。
有些人经常感叹自己,恨不早生300年;也有人主张希望自己能梦回唐朝,也能去品味那种爱;也包括我们常说的,白娘子和许仙,那种爱情所给人一种美感,所以就成了人类的精神向往,有电影、小说、曲艺、音乐等各种文艺方式,不断地去演绎它。因为现实中不存在,它就似乎成了最遥远,最渴求的追寻与记忆。
所以,动机的纯洁性,其实说白了,爱就是爱,如果在爱那里,去做过多的盘算,这是不恰当的,它会降低爱的一种品味。
而在初恋中的另一种审美特性是——审慎。
而审慎对于初恋的美学价值在于,理性的审慎可以避免爱情生活中极常见的草率与屈就,甚至是错误与伤害。
其实就是说我们不能轻率,我们经常说感性是一种冲动,爱情故事当中一见钟情的也有,真正的一见钟情它背后其实也是有一种神圣在里面,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种草率也好,一种匆匆忙忙的一种屈就也好,甚至有时候人家的一种赌气,也会去成就一桩婚姻。
甚至有时候,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所爱的人去妒忌羡慕恨自己,从而去刺激对方,然后就跟另外自己不爱的人搞在一起,那些心理节目的电台,经常有人反映说,为了刺激我爱的人的痛苦,于是我找一个我不爱的人结婚了,我让他遗憾一生,这都是什么逻辑!难道她自己就没有因此而痛苦?受伤害最大最在乎的恐怕还是她本人吧。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往往很任性,所谓的任性就是意味着我们把理性放弃了。甚至把对方的缺点也看成是一种优点,把对方的不好的东西做了一种毫无根由的美化,把它机械的格式化成自己假装喜欢的样子,从而说服自己是喜欢人家的,结果后来发现是自己错了,悔恨当初自己的愚蠢,从而又痛苦一生。
这些现象,其实都降低了我们爱情生活中的一种品味。
爱情是一首美好的歌,但这首歌的曲子并不容易谱就。它是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是需要我们懂得这里面的一种旋律的,而这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一种理性,它能够帮助我们谱好这首歌,而初恋中的一种审慎,就是理性在爱情当中的很重要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