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历史,不止是清宫戏,真正跌宕起伏的历史和剧情,是在1840年之后。今天这本好看的历史书叫《天国之秋》,作者裴士锋,这本书在2012年获得了坎迪尔历史奖大奖。豆瓣评分8.6分。
一、130年前的智识链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是第一个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毕业后,他回到大清国,在广州就目睹当地官府屠杀民众。据记载,屠杀采取流水线作业,一个人拎起犯人脑后根的辫子,另一个人直接一刀砍断这名犯人的脖子。
至于怎么认定犯人,如果当时你在广州,只要你可能与长毛贼有关,那你就是犯人,一时间广州城人头滚滚。如果不是之后英国人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打进广州城,这场屠杀不知何时停止。
带着做大事的梦想,容闳来到了当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拜见了之前在香港就认识的朋友,如今已是太平天国二把手的洪仁玕。
(上图用了电视剧的图,因为太平天国所有王的图像都被满清毁掉了)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天王洪秀全,洪仁玕是他族弟。在天国举事之际,洪仁玕在香港跟随外国人学习基督教。之后听闻太平天国发展迅速,都已占据半壁江山,于是一路颠沛流离,突破封锁,终于到达南京。一到南京,天王洪秀全大喜,将其迅速提升到总理一职,实际掌握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得益香港多年传教经验,洪仁玕已经具备国际视野,他也是太平天国中唯一能用英语和洋人交流的人。洪仁玕的视野,使他自己写出了《资政新篇》,这简直就是五十年后中华民国建国的翻版,虽然资政新篇没有落地,但比当时的满清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这个事情的夸张程度,好比有个毛头小伙,凭借着海外工作经验,回国后就写了一部宪法,并准备落实。
但洪仁玕只在香港生活过,与容闳比起来,对于国外的了解那还是有差别,容闳作为正儿八经的耶鲁毕业生,内心是瞧不起这位总理的,容闳希望自己是卧龙这样的人物,如果太平天国要用他,一定要答应他的一些现代化的施政措施,果然,大家也没谈拢,哪怕洪仁玕有心,太平天国在战争期间,做这些事情谈何容易。
之后,容闳又到安庆拜会了另一边势力的代表,曾国藩。
容闳依旧大谈美利坚如何如何,而曾国藩,只是淡淡微笑地看着他,问他成家否,慑于眼前这位湖南大将军的气势,容闳五体投地,甚至卑躬屈膝,全然忘了一年前在洪仁玕这里的约法三章和趾高气扬,完全接受了曾国藩的任务,被派去去美国采购机器。在曾文正公面前,耶鲁大学这四个字也不好使了。
在这条知识链上,我读到了,太平天国诸位天王<洪仁玕<容闳<曾国藩。
眼界的影响决定了智识的高度,洪仁玕只是个书生,被空降为太平天国的二把手,对于当时太平天国其它的军政大员来说,肯定是不服气的。
但是太平天国各个军政大员,能力是有天花板的,率兵打打仗还可以,但没有办法再带领太平天国走得更远。但洪仁玕可以,他在香港锻炼过,见过世面,这能带给太平天国另外一种可能,不仅是和英美各国建立联系,并且能把太平天国从农民起义变为一个清庭抗礼的政权。
这种眼界,举例说,可以使洪仁玕可以从一个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比如如何能让太平天国摆脱叛乱的恶名?洪仁玕就提出了响当当的驱除鞑虏口号,将太平天国描述为汉族摆脱满族压迫统治的反抗。
不要小看这样的口号变更,这种口号,既可以争取到清朝中汉军将领归降、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军、甚至还能让洋人理解太平天国,从而获得洋人的支持。多年后的孙中山,也是受洪仁玕的启发,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而相比洪仁玕,容闳是真正在美国呆过多年,正儿八经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对于西方器物制度的理解,一定是在资政新篇之上,就拿最后他的任务,去美国采购工厂机器这个而言,要知道当时美国是在内战中,容闳能凭借自己的人脉真把事情办成了,这点就不简单。
而曾国藩,是打过大仗、在朝廷当过大官、执行过一系列具体行政事务、几次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曾文正公。容闳在他面前,自然也就气势全无。
曾国藩,应对洪仁玕的口号,也提出了对应的口号,就是保卫文明。这就是抓住了太平天国的痛处,基督教和中国的儒家文化背离太厉害,更何况这是一个山寨的基督教。
太平天国以山寨基督教做了很多砸孔庙、颠覆伦常的事情,所以曾国藩不从民族的角度,而是从维护中华文明、维护孔圣人的角度,使得清廷的行为有了高度的和理性。
一场战争,在更高纬度上,是口号之争。只是,口号又仅仅只是工具,在现实面前,资政新篇一个字都没实现,而曾文正公的湘军,也做了太多残忍完全违背圣人仁义标准的事情。
二、全球的视野
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不是抗日战争,而是太平天国战争,波及中国南方多省,死伤人数是历史之最,达到1亿人。
1亿人是什么概念呢?
抗日战争,我们死伤人数是3500万人。抗日战争是一场近代化战争,战争机器的伤害能力远高于80年前的太平天国战争,但即使是这样,太平天国的死亡人数依然是抗日战争的近三倍。
这个数字,很震动。这1亿人,绝大多数,都是平民。书中已用克制的文字记录了很多战争的细节,但让人读了也不好受。总之就是清军在攻占城池后,对于平民和俘虏基本就像杀猪宰羊般,丝毫不逊于日本鬼子。
说句老实话,无论什么样的民族,如果没有道德和军纪约束,都是魔鬼。
而同时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上演了一场大内战。史称南北战争,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
美国这场战争,竟影响到了中国太平天国内战。这当中的关键点就是英国人。
随着美国内战,英国丢失了美洲这块重要的市场,为了对冲风险,防止中国市场受进一步影响,于是英国人押宝,违反中立政策,支持清廷,不仅动用汽船帮助清军运兵,甚至直接把雇佣军投入战场,左右战争的走向。
而吊诡的是,在英国直接帮助清廷的不久之前,英国就刚和清廷打了一仗,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完全和鸦片没有半毛钱关系。
英法联军以火烧圆明园作为战争的尾声,而烧圆明园的原因其实是咸丰皇帝脑子抽了。
本来正常情况下,这场战争绝不会是这样的走向,但咸丰皇帝可能三国演义看多了,在冲突前期,”诱骗“洋人来京谈判,并直接出”奇兵“拿下这个使团,进行拷打,用酷刑导致使团人员死伤多人。当使团的幸存者被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解救后,英国人大怒,决定直接烧掉圆明园给予中国皇帝一个教训。
攻打中国的这支英法联军,之所以可以快速组建并来到中国,是因为他们刚刚参加完克里米亚战争(一场也是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战争,英法一起和老毛子俄国在克里米亚地区干了一仗)。
读近代史,很多问题都已经要放到全球的大视野来看,当时的大清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情不愿被裹挟到了全球历史中。
三、历史的细节
这本书好看的原因就在于书中运用了很多镜头语言,时而给个特写,时而给个大远景描写。一会把我们拉到了战争前线,让我们好似亲身目睹了战争的走向紧张、一会儿又把我们拉到了半个地球之外伦敦的议会上。
而这就得益于丰富的史料,史料的来源并非仅限于一些官方素材,否则历史书都像教科书一样没法看了。
史料来源于很多当事人的记载,并有交叉验证。比如a写了什么,b正好也记录到这段,这就基本判断是靠谱的了。
这包括传教士的记录、日记、书信,当时在英国议会中的一些会议纪要、还有其他历史学家的研究结果。
史料翔实让我们知道历史走向本身是复杂的,就如英国决定放弃中立,出手帮助清廷,在英国的议会里就发生了争吵和分歧,而英国本身的政策导向也一度在摇摆,最后竟又重新改为中立。
这场闹剧的原因又像电影般曲折,英国在介入战争时,派遣雇佣军官戈登,戈登在与李鸿章联手进攻苏州的过程中,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戈登以英国人的荣誉作保,劝降苏州城内太平军守军投降,并保证性命无忧,当苏州太平军投降后,李鸿章违背承诺直接虐杀降卒。
(投名状中杀降剧情借鉴了真实历史)
戈登大怒,(因为他是英国女王委派来中国的军官,心中还是有荣耀感和道德感的)这段苏州的过程正如同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投名状》中的情节。李鸿章的行为传到英国后,引起朝野一片哗然,英国随后又重新中立,退出军事干涉。但这时,整个太平天国战争已经快要进入尾声,没有英国人,满清也能自己解决太平天国问题。
这本书是我用几天零碎时间读完,虽然是外国人写得,但文笔流畅,节奏紧张。也让我大致了解太平天国的整个过程以及西方人在这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西方人写中国历史的书,优点他们可以取到很多西方的一手史料,而这点是中国历史学家的一个弱点。
这书最后一段让我深思。
洪仁玕的很多想法是有高度的,这来源于数年香港的生活学习经历,这也让他深信自己了解英国人,可以充当太平天国与英国人的桥梁,但明显,他对洋人判断失误,最终伤害了自己。
而当时的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他只是在上海和北京短住过,就认为清廷是文明之邦,应该帮助清廷平定太平天国的乱民暴乱,说服英国介入内战,但最后清廷也没领英国的情。
洪仁玕与卜鲁斯的共同问题就是,双方都认为对对方文明已经有深入了解,并进行了错误判断。
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将我们与另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在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其中的类似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的自己的倒影。
这也许就是盲目的以己度人,在如今中美争端的背景下,品读这句话,更加意味深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