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一日

作者: 晚霞一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11:55 被阅读0次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冀东南、大运河西岸,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它就是河北省衡水市的景县。八月十八日,随文联一行人前往采风学习,听闻观赏,所见入心,遂以拙笔记之。

车停景州塔广场,这里也是第一个采风站点。

每每外出旅行,祖国的壮丽山河、秀美风光常常让我赏心悦目,激动不已。而那些历史悠久、巍峨高大的千年古塔,因其庄严肃穆、古朴典雅,往往成为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经济变化、人文底蕴的见证和标志,又会让我心生虔诚,陷入深思,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刻,讲解员正娓娓道来,早有耳闻的景州塔影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座位于县城中央、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物,它的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定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为阁楼式砖石结构,外形呈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巨石铺就的塔基坚硬稳固,50.5米周长的底层固若磐石,十三层塔高峭拔雄伟。古塔历经千年风雨,多次修护依旧造型规整,气势磅礴,成为景县一道美丽的风景。

塔基下有一个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金银珠宝之用。塔体由青砖砌成,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至顶。记忆深刻的,是听闻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可远眺,且有拱形走廊绕行。由青铜铸就、高2.05米的葫芦型塔顶,下有铁丝网罩,每有风起,网罩与洞户被天风鼓荡,如惊涛澎湃之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

岁月匆匆,总有一些事情让我无暇顾及。很早就听说过景州古塔,虽近在咫尺却一直未能走近目睹它的真容。感谢家乡文联组织的这次采风活动,让我有了近距离观赏的机会,不再因之遗憾。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多元素浸润着辽阔的祖国大地,赋予每一座城市其独特韵味的同时又显露出它高度融合的同一性。

我的家乡安平与景县同属一市,湖城衡水让我们紧密相连,互为一体,几近相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让我没有一丝陌生的感觉,高楼、街道、商铺、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地熟悉和亲切,我甚至有些分不清此刻的自己是在异域之地、还是故乡城中。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如同我家乡一样的这片土地、这座古城。

古塔之下,驻足凝眸,思绪悠悠中我恍若登临塔顶,仰望流云飞转,俯瞰古城新貌,我似乎看见大运河如一条彩带正飘舞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仿佛听见古塔洞户的风涛又在这座古城的上空响起。是的,我看见了林木苍茫、水草丰盛,我看见了生机勃勃、如火如荼,我看见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城市的面貌在日新月异。我相信,见证了景州历史厚重的千年古塔,又必将见证一座现代城市的繁荣昌盛。

有雨滴从天空飘落,我从沉思中醒来,放下无意识放在胸前的右手,在讲解员的招呼声中,随老师们移步古塔左侧的名人馆。

古黄河与漳河冲积造就了这片文明之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催生出兴盛的农耕文化,齐鲁文化和燕赵雄风在此交汇融合,孕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景县历代名人的功绩,在这里得到了详细记载和展示。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董仲舒,就是景州历朝历代名人志士的杰出代表。

一代儒学大师如雷贯耳,却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名人馆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对这位先贤有了粗浅的认知和表达敬仰的机会。

董仲舒(约前191-前104年),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董故庄)人,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经学大师,被后代学者尊称为一代儒学大师。他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终成群儒之首。治经著述,讲学育人,诲人不倦;融汇各派学说,建立儒学新体系,建成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经学大师,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融合先秦法家、道家、阴阳家、墨家等各家学派的思想,建立了儒学的新体系,为构建封建社会的理论大厦、奠定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勤勉奋斗了一生,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论述,他的“兴太学”的建议,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大学,他的“大一统”思想,促成了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文化断代的文明古国,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理论精粹、思想观点。至今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而以渤海高、封二氏为代表的世家大族于乱世中求发展,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一以贯之,终得兴盛。封氏学术不堕、绵延不绝,成为北朝肱股。高氏不忘儒学门风,以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高、封二门,人才济济,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多有建树,自然,也成为景县人的骄傲和自豪。

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承前启后,缔造了层层积淀、根系相通的文明成果并得以传承延续,他们是历史的推动者、创新者,贡献者。也必将被后人所敬仰,被历史所铭记。

名人馆内,肃穆安静,在讲解员的轻声细语中,或聆听,或沉思,或求证,或探讨,期愿在先贤哲思的海洋里,获取更多的浸润和洗礼。

不期而来的一场秋雨再一次飘洒,带来丝丝清凉的同时,也让这一次如约而至的隔空相聚平添几分畅想和诗意。窗外雨声阵阵,我仿佛听见了先贤的脚步正穿越时空的隧道向我们走来,眼神充满坚定,步伐铿锵有力,那是他们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寻觅,那是他们从未消失的期盼和愿景,而今可以告慰的是,古城景州早已旧貌换新颜,沧海变桑田,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已经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伟大复兴梦也一定会实现!

秋雨匆急却短促,只一会工夫便不再滴落。走出名人馆,穿过积水片片的景州塔广场,古朴典雅的景州老照片馆、民俗馆出现在眼前。

看得出来,老照片馆是用了心的。设计、建筑者的精雕细琢让灰色的墙壁透露着古朴,沧桑的脊梁又显示出它的肃穆和庄严。走进大门,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拱型展门如同一幕幕电影画面展现着座成市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内容,似夜空中星光闪烁,魅力无穷。也让人们对景县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急欲了解的渴望。

偌大的展览馆内,近千张老照片分为"文物古迹""烽火岁月""人民公社"等十个部分,由左向右、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让人们在参观中感受到一种方便和顺畅。而从民国初年到本世纪初的前后呼应,从百姓生活到社会事件的上下映衬,又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时间跨度、覆盖范围上的连贯和丰富。这样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无疑更加有助于参观者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和感受。

三十年代建立的第一个王谦寺高小党支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支子弟兵的“抗日义勇军”、四十年代宣布的县城解放,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魁星庄养猪、景县建立的第一个商贸市场等各个时期景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创造出的一项项令人自豪的非凡业绩,无一不说明这里是令人赞誉的革命老区、一座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之城。

影像资料,是历史最真实、最直观的记录和见证,老照片馆,就是以这种纯粹的方式,还原了这座城市几十年来发展变革的历史足迹。城市建设的沧海桑田、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五十三万景县人听党话、跟党走、不惧艰难、战天斗地、吃苦耐劳、奋力拚搏的精神风貌,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如今的老照片馆,不仅是景县人民温故知新、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成为景县人民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无愧于那个火红年代的骄傲和自豪。

一张张老照片是那么地熟悉和亲切,一段段解说词是那么地入耳又入心,它把我带回到那难忘的岁月:大礼堂里的欢呼雀跃,农田整改时的红旗招展,养猪场里的车进车出,供销社前的招呼连连,是我儿时清晰的记忆。而老厂房里的争先恐后,海河工地上的热火朝天,誓师会上的慷慨激昂,风雨路上的阔步向前,又成为我青春年华时的亲历和见闻。老照片记录的虽是异乡的岁月变迁。却也是我人生记忆中的难以忘却。

如果说,老照片馆所引发的感慨更多的是对景县人民的敬佩,民俗馆里所有陈列的一切,却可以说是直击我的心灵,震撼之余,心情再也无法平静。

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模糊,很多东西又会任斗转星移而清晰依旧。做饭用的风箱、放棉被的炕厨、冬天穿的棉祆、脱坏用的木斗子,盛咸菜的小瓦罐、纺棉线的小纺车、印花饽饽的木模子、土炕上的小饭桌、脱坯用的木斗子、锤衣服的木棒槌、剃头用的剪刀木制脸盆、农忙时用的小拉车等等等等。民俗馆里这些浸染着岁月风烟的、景县人民曾经的生活生产用品,每一件都几乎是我的亲眼所见、亲身所用。它陪伴了我的童年、青年人生两个重要的阶段,不单单刻印在记忆深处,更融入进我的身体里、血液中。

祖国一家亲,他乡即故乡,更不要说本就同属一市,咫尺之遥。民俗馆里所展现的这些老物件,在物资丰盈的今天正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消失,是景县人民忘不掉的乡愁,亦是我刻骨铭心的怀念。

不知为何,凝视着这些已经很难见到的老物件,我的内心闪过一丝难以言明的伤感。时光一去不复返,眼前的一切也终会消失。但我清楚地知道,怀念不是做作,伤感亦非矫情,人生每一步的遇见,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值得我们去留恋。珍惜是为了更多更好地拥有,留恋则是心灵得以慰藉之后去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两旁绿荫如盖,青纱茫茫,车子在在田间小路上蜿蜒前行,不长时间,华家口运河文化展馆就到了。

古老的大运河波澜壮阔、川流不息,历经千年风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河文化,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大运河是重要人类遗产,是祖先留在这座城市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浸润和滋养着这片钟灵毓秀之地,让穿径而过的古城景州充满了勃勃生机。

认真地看,仔细地听,用心地揣摩。相互交流,拍照留念。大门处,展馆内,图片前,留下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一个个寻觅的身影,一个个对大运河雄浑壮美的赞叹,一腔腔对景州人民发自肺腑钦佩之情。

活动结束了,座谈会上,景县文联韩瑞清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地宣传部的领导也对采风团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安平县文联王彦博主席对好客的景县人民真诚致谢后谈了自己对此次活动的感受,随行的家乡宣传部领导也对两地的文化交流作了肯定并提出了期许。双方互赠了文刊、书法和绘画等作品。午后两点,告别了景县这座美丽之城,我们踏上了返程之路。

车子驶离城区的那一刻,回首、注目,那是我对同如家乡古城景县的默默祝福,是我对同如兄弟姐妹般景州人民的一片深情。

因为一次活动,让一个平凡的日子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八月十八日景州之行的所见所闻,一定会刻印在记忆深处,长留在我的心中。

相关文章

  • 2019-08-25

    一日一景 九州风云起,电波传万里。 乘驾慈航去,遨游法界生。

  • 2018-01-12

    一日一景 九州大地交阡陌, 天下通途纵棋盘。 乡客干里风速行, 莫忘英雄筑路人。

  • 景州恋

    文/午言 路途遥远 归期难 夜色倾城爱思念 虽说 鞭炮已响起 谁在心中数华年 转眼 已是孤人泪 不解风尘成绝恋

  • 景州行

    去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景县。“董子故里”四个刻在石头上的大红字,给这方土地增添了古韵。 关于大儒董仲舒的出生地...

  • 甜诗

    黄包黄衣黄杏叶 女看娘看环卫看 是憨是萌是娇俏 是人是景是甜诗 一日在橘子州头散步,偶拍得一景,甚是有趣,将照片传...

  • 题景州塔

    题景州塔 擎天一柱立景州 舍利古塔傲尘俗 佛法无边济天下 普度众生灾厄除

  • 景州夜下

    景州夜下 文/午言 景州的 夜是迷人的 风是清冷的 爱是孤单的 心是酸痛的 人是平凡的 站在马路中央 静看 街上的...

  • 蓟州小景

    4月3-4日,朋友到蓟州游玩。 住山栈,吃饭聊天。 难得的好天气,桃花白,连翘黄 游人如织,车流拥堵。

  • 2019-01-01

    一日一景 去年瑞雪兆今年, 雪映红果开新篇。 图上题诗一日景, 老翁童趣春心归。

  • 秋游都江堰

    秋游都江堰 惯于闲暇作清游,一日奔临天府州。 直达都江观堰景,转来鱼嘴听新秋。 伏龙应有神仙力,引水岂无风雨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景州一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e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