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120李静《儿童是谁?教育在哪里?》听课随记

20231120李静《儿童是谁?教育在哪里?》听课随记

作者: 在水一方198158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11:34 被阅读0次

主持词:

有一种感觉叫清风细雨,

2023年11月20日

李静

《儿童是谁?教育在哪里?》

儿童是谁?教育在哪里?如果让你挑一个问题,你要挑哪一个?

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实现人的发展。教育行为促进儿童的发展。

妈妈A:你要听话

妈妈B:你要听你自己的话,快乐就好。

很多妈妈都把教育关注到教育行为上。遇到问题就问:你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办?

回答:一二三四五……

可是回来运用到自己的孩子学生身上不是作用,低效甚至无效。感觉教育是乏力的。

教育把注意力放在行为上,往往是乏力无效的。再进一步,要问什么问题?——问为什么?

比如每天必须给孩子只吃一个鸡蛋。为什么不可以不吃,或一天吃两个三个?我们要看鸡蛋里有哪些营养素,要看儿童身体发育需要什么营养素,对每一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专业性在哪儿?在儿童。

所有的教育必须指向儿童的发展。

教育的问题:我们给予儿童的教育和儿童需要的教育,没有对接上,扑了个空,错位了。

我最大的梦想是睡到自然醒。

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对生命的关怀。

一儿童是谁?

胎儿有硕大的脑子,长长的身体,短小的四肢。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

儿童观要深入骨髓。

儿童就是儿童。儿童的需要未必是我们想的。

成人的忧虑

调皮捣蛋不听话

不爱学习、对学习有抵触情绪

学习习惯差(不自觉、专注力差、粗心大意、做事拖拉等)情绪不稳定

一,关于学习

(一)儿童的好学的。是渴望学习的。

2.儿童为什么好学?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学习。

3.儿童是怎么学习的?

是主动学习。

以体验为主的学习。(粗糙,光滑,需要体验才能获得什么是光滑,什么是粗糙。)

用身体干扰世界秩序——体验与世界的关系——获得知识(了解世界、认识自我)

每个生命都在关系中。

寻找世界的含义,探索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依赖与三个过程:

感觉——知觉——概念化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抽象思维的能力。

人类进步的哪个环节让猩猩成为了人?(直立行走)

让学习真正发生。当实践受阻时才能生发问题,学习才发生。

儿童是在实践(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学习。

4.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失去学习动力——

1.否定儿童的学习方式,强加给儿童成人以为的“学习”阻断了学习动力,外加了学习压力。

现今9300万抑郁症患者

2.缺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价值感。

3.注重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4.学习以外的生存方式被剥夺(睡眠、运动、交往等)——无意义感。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

(二)教育在哪里?

教育在......

·保护儿童学习动力(不是教给知识)

·不能脱离儿童主动感知体验的灌输

·保护、培养儿童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要剥夺儿童学习以外的生存方式(睡眠、运动、交往、发呆等)

三,关于“爱孩子”

(一)儿童是不成熟的

1.腕骨发育特点

八块腕骨,联系紧密,配合默契,像一块完整的骨头敲成了八块。

新生儿的腕骨是没有的。

身高激素萎缩了,第二性征才出现。

豆状骨发育成熟了,开始进入青春期。

心灵手巧,手巧心也灵。

甲骨文:很多字都是通过手的动作来造字的。

2.神经的髓鞘化

3.HPA通路(压力应急系统)

孩子是渴望被看见,需要关爱关照,渴望被爱。

爱的误区

·吃好穿好

·不让孩子吃苦、经历挫折

·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理想发展·一味满足(溺爱)

儿童需要陪伴、呵护时--被忽视儿童需要独立时--被“关照”

成熟的爱(主动的爱):

——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学会父爱和母爱

母亲式的爱——

无条件的爱——安全、爱——0到2岁

一个孩子在两岁之前一定要获得这种无条件的爱。这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的根基。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父亲式的爱——

有条件的爱——因为我做好了(听话)爸爸才爱我——学会规则、社会性得到发展——发展出成熟的爱

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

教育在......

教育者“做好自己”

所有有关儿童适应性研究中最具有共同性的结论是

能适应困境挫折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至少有过一个稳定可靠的照顾者,家长、老师或其他人。

读懂儿童,做好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生命的价值

相关文章

  • 选择20231120

    最近在看《从野怪开始进行进化》这本小说。 我发现经常出现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权利是选择。 主人公在众多艰难的选择当...

  • 做幸福教师 第66天:学习冯路养校长:关爱学生,引领学生向幸福

    一、心怀教育梦想 哪里有儿童,那里就是春天;哪里有儿童,那里就有快乐的笑声;哪里有儿童,那里就一定是花海。这是冯校...

  • 老师,你让谁进步,谁就能进步

    “老师,你让谁进步,谁就能进步。”在一次讨论为团队指定各部门负责人的会议上,李静同学跟我说。 李静同学的这句话,引...

  • 2022-04-21《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感悟

    2022年4月21日《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感悟——张苗苗+丹辉教育 今天在听课时,就一直在反思,我们都期望孩子...

  • 儿童教育随想随记

    蝴蝶效应 婴幼儿时期,可以说像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这种纸上图像的形成。很多在孩子长大之后出...

  • 听课随记

    (18日)下午,教导处组织两节新教师见面课。今年,我们学校新教师较多,学校针对师资变化较大的情况,加强课堂教学指导...

  • 听课随记

    1.低年级书写指导,一定不要忘记让孩子们观察笔顺,否则孩子书写时,也许就会出现笔顺错误。 2.低年级的第二课时,建...

  • 听课随记

    1 .教学设计要紧贴文本,紧扣文本主题。语文课的魅力就来自于文本语言文字字里行间,就看我们授课者怎样解读,解读文...

  • 听课随记

    今天安排我去一中听整本书阅读公开课,苏州大市的初一语文教研活动。我难得晚起,从家慢慢步行,到听课教室,看见外面窗台...

  • 听课随记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价值在于培养孩子提炼概括的能力,数学学科的价值在于培养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 想明白、说明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120李静《儿童是谁?教育在哪里?》听课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f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