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场浸淫了10余年的老人,今天被一个95年的员工在会上拍桌子叫板后,愤然离席,当即收拾东西裸辞,临走前给我发了一条的微信......
我打算回复“祝好”的时候,对方已经把我删除。 留下我这个职场老人面对着一串充满怨气的文字,不知所措,连声叹气...... 时值4月,深圳办公室外已经骄阳如火。老人家的心已冷至冰点以下。 开始反思我这10余年的工作经验,在这个95年的年轻人眼中,是不是一文不值,又或者我这样的“领导”是不是真的职业质素不行,在这个95年的孩子眼中就是一个“垃圾”?
2、本人,85年职场老鸟,硕士学位,混迹过媒体、港企、国企以及现在的私企,一直做着品牌相关之工作。目前在某互联网公司任职品牌总监,带领着4个90后组成的小团队,身上有着金牛座天生的执拗以及在媒体行业浸染的较真,管理风格OPEN,给予下属充分的自由,但前提是工作需要按质按量完成。为了能顺应90后的工作风格,我戒掉了之前国企、港企一板一眼、等级分明的工作风格。 这个95后的男生,是我在面试了10多个人之后,经过三轮考核之后招聘进来的。这也是突破了我之前设定的职位条件,新媒体编辑岗位只要文科生,且性格开朗、善于交流。 但这个工科出身的男生,在初试的时候拿出来了他对新媒体运营的功夫秘笈,长达十多页的思维导图总结,里面密密麻麻总结了一篇好的文章标题应该具备的哪些要素,文章选题经验等等,加之对我们目前新媒体的十项总结也让我觉得准备充分,眼前一亮。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与我是同乡,之前一直在三线城市上班,希望到深圳能够好好拼命,加班很晚都没关系,就是想证明自己,我仿佛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当初一个人来深圳拼命的自己。 于是,一周后,他入职,薪水如他期望。
3、工科男的条理性、逻辑性在他入职后的确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周例会上会对一周的工作进行逐条分析总结,并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进行分级排序,这倒是我之前的几位新媒体同事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忍不住在会上对其进行了表扬。他也表示,他还有很多总结的经验,以后可以跟大家分享。 公司公众号为服务号,一月只能推送四次,相当于一周一次,按照惯例每次会推送4-5条文章,也就是说,一周5天,他只需要完成4-5条的微信文章的编辑。
此外,公司微信粉丝超80万,具备了商业化运作的资格,为了公司营收,所以常有广告客户购买头条并提供文章转发;运营部等其他部门会有平台活动的推送需求,并提供了大量的辅助资料供撰写;每次固定有一条为养生类文章,内容皆为其他网站摘抄即伪原创。 所以,每周五个工作日,仅需原创文章2-3篇。 可每周在推送当天下班之前,预览才发送至部门工作群让大家提意见。 而每次预览之后,其他的小伙伴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错别字,让他多检查几次,他便回复,他在精心的排版,所以忽略了内容。随即,在部门内部引发了一场关于“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的讨论。最终,内容派4人战胜了形式派1人,即这个95后的工科男。 放羊式的管理方式,我一贯鼓励大家能够多讨论,也希冀通过这样的讨论能改变他“形式大过于内容”的思想。 然而,这样的一次讨论对这个新媒体行家而言,并未起到丝毫作用。
4、最近的一次周一例会,他在总结头条阅读量较于以往大幅下降的原因时,肯定地说,这样的平台周年庆的活动,就不应该放在头条,因为用户对这样的活动就不感兴趣,即使排版再好,并拿出了他擅长的数据分析,与2017年和2018年的两次活动推文进行对比,结论是这样的活动推文注定就是很低的阅读量和转发量,云云。 另外同事说,那如果内容上更吸引人一些呢,或者找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标题,会不会好一些。 95年的员工说,我敢肯定这种文章肯定不会有很高的阅读量,而且我已经尽力了,这篇文章中只有两个信息亮点,一是周年庆中明星大咖的祝福,二是平台福利,现在我已经把2个亮点全部放在标题里了,所以即使再改也不会有很好的阅读量。
然后举例,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平台类似活动的阅读量。
我认真听完他们的对话之后,提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2017年的时候,我们的粉丝量10几万人,2018年的时候我们的粉丝量60多万,现在的粉丝量是80多万人,这样的单纯的比较阅读量会不会不准确。
第二、给到你的资料仅供你参考,具体内容是需要你在资料的基础上重新构思,注意挖掘资料中有价值的内容,并通过你的加工与修饰,根据粉丝的喜好,形成阅读量较好的文章内容,而不仅仅是局限既有的资料。
第三、竞争对手的活动文章阅读量的高与低,跟我们平台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对比为什么不从高而从低?
第四、我们微信的粉丝量达到一定级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大V,我们出品的文章是希望质量和阅读量越来越高,这么肯定地就是不能提高?如此,我们就没有进步可谈了。
我话刚落音,他拍案而起,冲我吼“觉得我不行,那我辞咯”,然后夺门而走。 其他几个同事一脸茫然。 当天上午,他收拾东西,离职!
5、面对90后的员工,尤其是95后员工这一新物种,我总是会小心翼翼,open化管理,觉得他们身上有着80后不具备的创造力,如果用管理80后的方式去管理他们,会扼杀他们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开拓创新的基因。但这次事件也刷新了我的认知。
他们会对领导权威进行挑战,觉得自己积累的近1年的经验足以使他成为一个行家。 创新力不足又默守陈规,守着固有的经验做事,又觉得别人做不好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做的比别人好。
对“拼命”有着不恰当的理解,回忆我当初第一份工作,刚入职便通宵加班三天,上班地方离租房较远,每日乘坐公交,没有座位,一周之后双手长满了茧子,早起做饭带去公司,中午啃着馒头就着发黑的土豆丝,没有怨言,因为自己要“拼命”。
这个95年的这个员工,租房在公司步行10分钟的地方,说自己热衷加班,但会准时下班,说没有时间修改内容,但一周三篇文章都没法按质量完成;说没法写到头条内容,但给予头条的机会写得又差强人意,错别字一堆。
最后,我只能把对待同样事物不同的态度及处理方式的锅丢给“代沟”。
10个年头的差距里,不同的生活轨迹、教育构成以及对工作本质的理解,是我们没法用几次会议、几次谈话就能跨越的。
我尊重每一个基于内心的决定,并真心地在他的微信验证消息里发送了“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