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绘出来的曹操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导致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被人所忽略,其实曹操从二十岁开始到三十岁这十年间,他一直想做一个治世的能臣。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看清了这个时代的黑暗,看清了当时的人情世故,于是选择作为那个时代的奸雄,那么他到底经历了哪些内心复杂的挣扎,哪些复杂的选择。
1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之后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任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然而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虽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我们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只是想在当时的东汉王朝上有所作为的,一心为国家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当时在位的汉灵帝,对于建筑行业颇有研究,如果在现代他肯定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只可惜生不逢时,他作为皇帝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耽误国家大事的治理。
据说汉灵帝在当时建立了一个叫“夜舒荷”的建筑工程,让官员修建了一千间房屋,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
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据说汉灵帝还要将这项专利推广到老百姓生活中,可谓是百姓之福啊。
而要建筑这样的工程,推广这样的工程,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汉灵帝为了筹集资金就以卖官鬻爵的做法来实现,可以说不论任何官位,只要你家里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得到。
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通过卖官的手段来获取资金,这样就能够实现汉灵帝的建筑梦了。
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官位,依然要上交一定量的钱,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少交一半的钱,总之只要你想要当官就是要钱钱钱的交上来。
据说当时司马直就是应该交不起官位的费用,皇帝又不让他辞职,使得他对朝廷非常失望,以至于他选择自杀,来告慰世人,劝解汉灵帝收敛这样的做法。
汉灵帝在位的二十年间,是宦官在汉朝历史上最长的统治时期,宦官的编制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使得汉灵帝一下子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历史上称之为“十常侍”。
如果熟悉历史发展的朋友的都知道,一个朝代如果是宦官当政的话,那么这个朝代的政治有多黑暗我们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
3
一心有所抱负的曹操也是看到当时政治的黑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官回家,暗暗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为将来国家的统一做准备。
从上面的这些描述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历史上的曹操远远没有罗贯中写的那样,就算当时已经称霸一方的时候,也是采用了毛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其实曹操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是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不断演变,于是大家都认为这话是曹操说的,以表明曹操的野心。
但是在《孙盛杂记》的记载却是不是如此,原文说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曹操被追杀,一路逃难躲避追杀,最后逃到了自己父亲好友吕伯奢的家中。
刚好那一天吕伯奢不在家中,而那天夜里曹操又听到磨刀的声音,以为有人要谋害他,为了保全性命曹操就杀死了吕伯奢一家,最终才知道自己误杀了人。
对此曹操非常懊悔,于是说出了:“宁愿我辜负别人,也不愿意他人辜负我!”的话,前面一句是对自己的自责,后面一句是对自我的安慰,而且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说的,远没有小说讲的那么离谱。
也许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曹操选择做一个“奸雄”是对的,他选择了说假话,采用一些在我们现在看来不是很好的计策,只为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如果在可以的情况下,曹操还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治世的能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