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心
自从脚崴了之后,深切地感受到养心的重要。

有部著名的印度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中有句经典台词叫做“All is well”。翻译成中文是“一切都好”。影片里男主角兰彻说到:“心是很脆弱,我们要时常去抚摸它,告诉它一切都好。”
每当看到街上的人行色匆匆,一种不甘心的情绪会出来作怪,告诉自己你真没用;每当看到小孩子愉快地跑着跳着玩耍,这种不甘心的情绪就会释放,想着要是没有摔跤多好;路遇熟人,逢人便问你的脚是怎么回事,我含着笑揶揄道:“摔了一跤!”说的多了,更加加剧着内心的不平衡,心想着要是没有摔跤多好。
每当内心深处腾起一些不好的情绪时,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切都好。
告诉自己,最多两个星期,脚是一定会好起来的,到时候还要早起跑步呢。心态放好,两周的时间还是很快可以过去的。
(二)育心
周五的音乐课,一切如常。
使我没想到的是,钟泓帆竟然在课堂上下座位。当我命令其回到座位上时,他看似十分不屑,遂自个跑出了教室。后来我叫班长去见他进来学歌,硬是在教室外面跑了几圈才肯回来。
由此我想到,他竟是出于好玩的心理在课堂上乱跑,成何体统。于是,我对他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如果下周你依然如此,回家去,家里教育好了再来学校吧。”
如此处理,显然也是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因为还没有立即作出处罚。由此,我想,自己的育人水平还是太低了,找不到突破口,也无法对症下药,遂又把教育的责任推到了家里。如果在家里都是听话的好孩子,来了学校也不会也如此之行为了。
放路队的时候,他没有按照路队来走,而是一个人冲了出去,当时我来不及拦住他。他是不是跟我杠上了,故意耍点小聪明。
由此我分析,他是在我面前释放了过多小男孩的天性了,变得有些恬不知耻。下周的教育,需要一针见血,如果任由之发展,岂不以为老师拿他没办法了。
开学至今,仍然记得第一天给其家里发的消息说他的表现太过糟糕,主要表现为不听话,说不理,上课又不认真听。半个多学期过去了,其家里表示每天都在教,可是这个人还是老样子。
育人还需育心。
也会责怪自己读书不够专心,是时候好好读读王晓春的书了。也许可以在书中受到启发,想到办法。
(三)决心
说到决心,自己并不能做到很好,也许耽于不够勇气,总是不能下定决心如之何,所以也相对应的教不会学生做某事下定决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来。
仔细想来,自己看的书不够系统,规定近段时间只看王晓春的书,便要对其他的图书束之高阁。
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吴非老师提到的,学生都一样老师是有办法的老师。而且,学校的事情尽量在学校里解决,能不让家长掺和就不让。现在想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