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雪寒君。
今天这篇文章是属于文集外的一个小随笔,是昨天雪寒在一个朋友的阅读群里的一个问题的回答。
一个书友说自己看书看到了自己触动的地方,但是又说不清楚这本书要说什么,问怎么解。
雪寒的回答是:
其实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有所感悟但是又上不上来,是因为自己思考的还不够,触动不够深,如果给你的是一种触电般的,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想你完全是感觉不一样的,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与写作,犹如一吸一呐。所以想自己很深刻的把书中的智慧融合到自己的生命中,写作吧!
我一直觉得,读书不在多,认知这东西是有客观差距的,能触动你的,是距离你当前认知心智最近的东西。而通过写作不断的去融合自己旧的和新的东西,才能慢慢的扩大自己的认知心智。你看老子这位智者,实则也只是把几本书吃透了罢了。书贵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是读书应该有的基本态度。
有时候你觉得读一本书能get到很多东西,是因为你的理解力上去了,而培养自己的理解力,就要多去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深读,当自己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力理解力,读其他类型的书,就会自然而然的很快,因为你具备了关于这类书的理解力。
而如果你去深究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单单追求快的,思考力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只能看到一本书的皮毛和骨架,而看不到文字后面的东西。而一个深度阅读的人,看的不是书,而是跟一位智者交流的,你会发现自己心流的时间会出现的比较多一点,这些人看的是作者的灵魂思想,而如果能到这,反过来去追求广度,是比较容易的。
在这里也并不是说多读书不好,广读群书非常的好,深度阅读和广度阅读从来就不是敌对的关系,只是我想不要搞乱了两者的权重,比较正确的态度是把广度阅读当成一个信息的接收点,而用深度阅读去深挖,学习。然后从书中找到自己能吸收的精华,用在自己的身上。不断去进步,超越自己,而这就是前辈们说的“知行合一”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