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营分享100场专题复盘营散文成长励志
【菜菜系列30】大师们都是怎么读书的?

【菜菜系列30】大师们都是怎么读书的?

作者: 芹菜qincai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0:02 被阅读31次

    文 / 芹菜

    人类创造了文字,使知识得以保留,一代一代地传递,并在传递中或得以保留,或得以迭代,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今天我们倡导读书,古时候早已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今天我们说读书要有方法,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古人也总结了读书的方法,比如: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而剽悍读书营第30场分享,来自特立独行的猪先生带我们走进民国时期的读书大咖们,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读书方法吧。

    【菜菜系列30】大师们都是怎么读书的?

    01,白话文倡导者---胡适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总结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的学习方法。

    眼到:集中在书上,不可看别处

    口到:认真读书,有感情

    心到:读书最重要便是心,用心去读,不可三心二意

    手到:读书,做做批注,在有感受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脑到:提出不懂的问题,善于思考,追根求源

    除此以外,胡适认为,读书不仅要专,还要博。专是指擅长的领域,博是指要读各种各样的书。做学问,要像埃及塔一样,又能博又能高。如果只专的话,就好比在自己领域里做一只炫技的猴子,而博能让你走出来,使你看问题更加全面和客观。

    02,《围城》作者--钱钟书

    饶馀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说,钱钟书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但“他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多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杨绛回忆说,钱钟书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钱钟书实实在在做到了“笔记等身”——178本外文笔记共计3.4万多页,1.5万页中文笔记,800多篇日札(读书笔记)。

    大师果然是大师,光笔记的数据都令人惊愕,可想而知,钱钟书在背后下了多少功夫。这位大师也让我们看到了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

    03,文学家---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以针砭时弊闻名于世。他在总结读书方法时说了十个词语:泛览、硬看、专精、活读、参读、设问、跳读、背书、剪报、重读。

    泛览是指要读的多,这点和钱钟书一样,主张博采众长。

    硬看是指要有死磕自己的态度,抱着搞清楚问题的决心。

    专精是指要有自己的领域,并且深入下去,不能浅尝辄止。

    活读是指要灵活运用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以致用。

    参读指需要是看别人的人生,要看些传记和回忆录,这样有利于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设问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多问为什么,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跳读是指有时候碰到不理解的东西就要学着跳跃,结合前后文后才会有一个答案。

    背书是指看到好的文章、段落、句子就要背下来,只有背下来培养了语感才能被利用起来。

    剪报这点和胡适一样,主张把知识点剪下来归纳,方便随时查阅。

    重读是指要经常回望曾经读过的好书,每个人的阅历、理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境遇也是不同的,有时候你看到一本书并不是很懂,不是因为书不够好,而是你还太年轻。所以很多读过的书很建议大家隔半年、一年就要重读一次,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有时候,电影也是如此。

    读书,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也不代表不读书就会怎么样,只是,读书多了,容颜、气质自然发生改变。但,同样是读书,为什么读书效果差距那么大呢?可能是方法出了问题。以上大师们的读书方法,供你参考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菜菜系列30】大师们都是怎么读书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y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