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里,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很难记住所学知识?什么才是帮助记忆的有效方式?文中给出了一些问题和方法。
一是加深情感
二是扩大了解
三是复述给别人听
根据我的阅读习惯和关注点,对于这一块内容我想表达一下观点。
01 加深情感
在我们日常的各种接触中,会听到很多作者人名,或是在书店看到这些人名,但是不一定有兴趣去了解他们,或者光是看一下照片就觉得这人看着没意思,或是这书看着过于专业过于生涩,丝毫提不起兴趣去看。这一秒的“感知记忆”便沉入大海。
但是有一天,我听到了关于这个人的一件事,突然觉得有点意思,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情感,便对他有了改观,有了一点想去阅读的欲望。
这就进入到了“长期记忆”中。在我读这个作者的书时,我便会不断思考和加工这个知识。
这几天我在读季羡林季老的书,同样,在不了解他之前,感觉他就是一个老学究,对他的书完全没有兴趣。
但是有次在某处看到关于他的一个介绍,我便产生了一点兴趣。在图书馆看到他写的《人生十讲》,我就借了回来。关于人生种种,是我以前不想思考的问题,虽然我在十四岁的时候,也曾想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干什么?”这样的话题想的太多,难免在末了总结为:吃太饱,想太多。毕竟,人人都呼吁,活在当下。
我看季老这本书,一开始读就产生了兴趣,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深沉无趣,可以说有点随性,接地气,很同理我们普通人的心境。比如他说:“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
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些,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你看,这么一段话,立刻让我喜欢上他了,这不就是真实的我们的想法吗,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季老,好像进入我们的圈子,忍不住说,原来,他也在这里。
02 扩大了解
从这个喜爱的感情出发,我再读下去,便开始去研究他。他说:“我生也晚,没有能看到20世纪的开始。……从我目前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看,我能看到两个世纪的交接。……我也可以说是与20世纪共始终了。”看到这,我就对他的年岁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开始百度,原来他生于1911年,逝世于2009年。
真是一个长寿的老人家,果然是与20世纪共始终。这么长寿的老人家,一定心态非常好。
同时,百度后我查看了更多的信息,不乏一些让我捧腹大笑的内容。他估计自己绝没想到会被现在发表的,在1932-1934年写的日记。他写道:
1932年12月29日:早晨忽考法文,结果一塌糊涂,真是岂有些理。
1933年02月07日:今天第一次月考。戏曲,只有一个题,预备的全没用。
1933年09月02日: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
1934年03月27日: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
你看,这不就是曾经学生时期的我吗,还有现在我上初一的儿子常说的话。
儿子考试后常跟我说,考的都没教过。我以前常批评他,那是你复习不到位才觉得没教过。后来我不想招惹他,避免触发他的逆反,我就说:现在就是学考分离,就是为了检验你们日常的课外积累啊。他便略能接受。
03 复述给别人听
看了季老的日记,我便不再纠结儿子的学习态度,顺手转给朋友看,针对青春期,针对学习态度,一番讨论过后,我们彼此发出一个感叹:看完好解压,不那么焦虑了。虽然没有可比性,季老自有过人之处。只是在学习上的抱怨,人人皆有。我们的讨论,只是一个短暂的快乐。
通过我从其它方面去扩大了解的季老,他立刻在我心里生动起来,丰满起来,再看他的书,便也有趣起来。
这里浅谈的是我怎样对不感冒的书产生兴趣进而去多方了解产生兴趣的。运用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需要在必须去学的压力下,主动去了解,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趣和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