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二)
婆媳之间(二)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天气:中雨
儿媳下班回来,顺便捎来三个鸡蛋灌饼,因为儿子晚上不回来吃饭,家只有三个吃饭,一人一个。
儿媳清楚知道婆婆在家带孩子辛苦,每次回家总不忘带点吃的。婆婆一生节省惯了,一分常常掰成两半花。总认为自己的儿媳不买孬啥,啥贵要啥。
儿媳在娘家时,儿媳的父亲能活动,能挣钱,家中就遵循富养女的习惯,钱尽管让女儿去花。儿媳在上学期间,看到其它女同学让其男同学买这买那,占些小便宜,儿媳绝对不干,因为不差钱,不取那个巧。这在同学中被看做另类。儿媳对此不屑一顾。
从小养就的习惯,到如今自己上班有了自己工作,能挣钱,更是如此。
如今有了小孙子,儿媳花费两千多元买了个婴儿手推车,心疼得婆婆不得了。小小的孩子怎能花钱买这么好的车子,如今还经常唠叨:这么贵的车,孩子又不肯在上面睡,能用几时,白花钱。婆婆就是这个毛病,常常爱唠叨。
婆婆征求儿媳的意见,做啥饭:“中午的火锅材料还有许多。”婆婆在这点上做的很好:只要儿媳在做饭就要征求儿媳的意见。
儿媳说:“做点面汤就可以了。”
婆婆总是自以为是:做的面汤总是疙瘩不疙瘩,面糊不是面糊,做浆糊绝对高手。人一喝就不舒服。儿子不提意见就是不喝,就如同她得意喜欢的南瓜饭,儿子连看也不看一眼。若是丈夫提意见,便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知瞧趣,饿的轻,小时连这也喝不上。尽情自己发挥语言区丰富的功能特长。
婆婆吃过晚饭,抱着孙子到外面去玩,因为小孙女养成习惯:每当晚饭后就喜欢到外面透透气,看看人。让儿子儿媳清净吃饭,儿子儿媳吃过饭,婆婆在把孩子让儿媳抱着自己去洗涮。当婆婆洗刷完毕,儿媳的同事来找说是一起上街。婆婆理解,儿媳平时忙于工作,奔波在家庭与单位之间,很少有时间上街,尤其有儿媳的同事相陪,也便准许,不说什么,只是嘱咐早点回来。因为小孙女到晚上不好领,要洗澡,要闹瞌睡。
儿媳走了多时还不见回来,婆婆看着自己的小孙女已有睡意,便给小孙女洗澡,给五个月大的小孩洗澡不容易。当洗完澡,擦拭干净。
当婆婆抱在床上休息时,儿媳来了,手里拿着赠送的一斤大米,满心欢喜给婆婆说着,婆婆满心不高兴,但没有当面说什么,扭脸边说:人家赚的钱绝对比一斤大米多。这时儿媳没听到,听到会是什么心情。
婆婆就不认赠品,优惠活动这个理,曾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不接纳商家的促销手段。认为只要只要赠品,优惠活动,不是过期,就是次品,奸商,奸商没有一个好东西,不赚钱人家不干。
殊不知: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如此优惠不接受,爱要不要,不要赠品,商品价格一样多。谁不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省多少算多好。
就如纸尿布这件事:品牌平时用不打折扣,可是若是五千元的订货,可做代理商,可以享受黄金客户八折。儿媳就想付五千元享受黄金客户八折优惠,我们可做代理商,再以零售价卖给别人,从中赚取差价。可是婆婆认为一下子五千元,万一被坑,被骗了怎么办?一下子在家堆积如此多的纸尿布什么时候能用完。
主要是婆婆一下子五千元心不肯,舍不得。细心算一下账就可以知道:每天以八个计算,每个三元,一天二十四元,一百天就是两千四,一年就是六千多元,享受八折优惠,足足剩下一千元。省钱就是会理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