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兄和我聊天,“见你常爬山走湖,每天的步数不少,要注意学习正确的方法。我以前也爬山,这两年不敢了,膝盖疼。”
起初我不以为然,前几天右脚后跟上面一点五公分处疼的厉害,查了百度和知乎,又问了大夫,确认是足跟滑膜囊炎症。需要休息。忽然想起老兄的话,一惊。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罗振宇老师的这句话耳边很熟。翻找张展晖老师的《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徐小平、脱不花老师亲身体验作序。樊登老师还在张展晖老师的亲自指导下三个月减肥10公斤,完成半马的跑步,感觉轻松。
这种搜索能力还是我们的律师工作系统——阿尔法赋予我的。
封一张展晖老师从事的体育运动和教练工作,走过了几乎所有的坑。
在中学时,有位同学每天的运动量都高于老师要求的三分之一,雷打不动,自律的让人敬佩,老师也说这一定是未来的栋梁。后来这位同学回了老家在一所小学任教,过度的锻炼伤害了身体,家里付不起医疗费,提前退出了。
张展晖在工作中,为精英人士培训时发现,这些人行动力强、自律、高效、专注,工作再忙,节奏再紧张,运动从来不打折扣。而有些人却在运动之后更加乏力,精力更加不足,显示运动超量。
在柔韧性训练环节,做拉伸动作时一屋子的“噼里啪啦”关节响声,这是实际体脂率超标的表现,同时心肺功能、血脂、和血压等容易出现问题。
而他们这么自律,想要的是——“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持久的续航力”。身体却表现出有可能提前出局。
我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丝山骑友这提出了健身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拥有精力充沛的人生。
认真对待、细心管理自己的身体,才能在生活、工作、个人爱好等多个人生赛道上跑出好的成绩。
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理论上要做好心态、饮食、运动、休息的理解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心态就是目的明确,精力充沛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是马甲线;
饮食则有着严格的区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在各种食物里如何分布,又如何有助于身体,人体需要的不能吃少了,人体不需要的不能吃多了,各种对比详实可查;
运动则是方式方法和强度的不同;
休息好则是解决那些运动量这么大,怎么还是没有精神头呢?
先说我们人人都会的走路,我因为每天都走,所以也关注了一些,譬如在《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里知道两饭后各3000步的方式,也在《得到》薄世宁老师的课里问过,“关于走路多少步合适?各种说法不一,薄老师什么意见?”,薄老师回答“走路每日45分钟直一个小时,出微汗为宜”。问这么多是想求证和弄明白,便于和一起走路朋友的讲个清楚。
张展晖老师则是从具体方法休息要点上给了提示:一是走路时要加大摆臂的幅度,增加身体的锻炼消耗;二是走路时要保持肚脐一直超前,有助于髋关节即盆骨周围肌肉的稳定;三是腹部始终要保持收紧状态,有助于身体稳定和增强腹部的锻炼效果;四是始终保持脚尖向前,内八字或者外八字都容易引起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五是大步走,幅度要大;六是走路期间要保持足量的水分摄入。我看后在走路时就认真对照践行。
走路有助于心肺的训练。
再说跑步,两个误区是过度跨步和后脚跟先落地。过度跨步,容易损害膝盖,原因是产生了剪应力。
什么是剪应力?打个比方,我们用锤子砸钉子,如果钉子始终是垂直的,就不会产生剪应力。如果钉子是倾斜的,通常一锤子下去,钉子就弯了,这就是剪应力造成的。跑步时,跨步大,脚部落地点在臀部的前方甚至是膝盖的前方,弯曲的腿就像倾斜的钉子,所以会导致膝盖受伤,若脚部的落点在臀部下方,身体重心的正下方,则不会受伤。
我以前不明白这点,并觉得神秘?为什么大家不防着膝盖受伤呢?原来是这样。
并且防止膝盖受伤还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通过录像研究自己的跑步姿势,并做出修正的方案和严格的执行。
但记住受伤的原理对我就是新的认知了。解决后脚跟落地的方案是找平底跑鞋,避免跑鞋本身前后不平导致受伤。以前认为后脚跟高的跑鞋对,也是错误的。
跑步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用重力来跑步,就是身体前倾,重心前移,让身体的重心引导身体向前。
书中介绍的正确姿势我们丝山的骑走特别多,书中还介绍了骑车的正确姿势。骑自行车时,腿部只是支撑点而不是发力点,发力靠的是身体重心的左右位移,用重力带动双腿轮流下踩踏板,自然向前移动,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腿部发力更省力高效,这也是现在自行车运动员腿部比以前细的原因。不知我们骑行丝山的骑友能有适用,毕竟骑行上山不同有平地骑行,那要是变速调整呢?
睡眠的时间充足和每日固定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重要环节,不可小视。我每日5:28起床,早起倒逼早睡,连续打卡。还保持中午小睡21分钟的习惯,午饭后血液流向胃里帮助消化,脑部缺氧容易入睡,条件不够时我就闭目打坐或者冥想,醒来后精力充沛,否则下午昏沉。若超过半个小时,则进入了深睡,醒来浑身难受。
身体的精力管理需要找到大师来指导,就是为了避免,不懂,却讨论的很热烈。
这同样适用于每个人的专业,我也是。房地产律师里的大师有北上广深的前三名的大师,朱树英、袁华之、王先伟,三位老师均来自建筑工程行业的一线和管理层,后来做了律师而成为房产建工专业里的大师级律师,就是因为专业的力量。所以精研他们的案件,解剖他们的书籍,找出脉络则是快速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我们这么自律,我们不能提前出局。任何行业里都有大师,我们敬畏他们,就能更好的汲取力量。
当让书中内容极为丰富,建议全看再践行。
和何帆老师做了一个约定,未来三十年连续早起,到2049年刚好中国建国100周年,我们一起见证。
扫码见证未来,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