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诚善者每天写1000字读书让生活美好
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读书笔记四)——读《吴忠豪与小学语文

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读书笔记四)——读《吴忠豪与小学语文

作者: a8800f5f11d4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21:35 被阅读3次

    无论是平时看课,还是自己上课,我都一直有个困惑,那就是课堂上始终摆脱不了一部分学生参与、一部分学生看客的状态,有时课看起来热热闹闹,百花齐放一般,但细究起来,有很多学生一节课都置身事外,最近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例,对解开我这个困惑有很大帮助。

    这篇课文我也上过,教学目标基本上停留在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感悟一位温暖的父亲形象;课堂活动也基本局限在读读、划划、交流上,整节课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语文学习的质量也不能算高。不仅这篇课文,在其他课文的教学时我往往也会遭遇同样问题,总是在“课文”上打转,而非做足“语文”的功夫。看了这课教学设计的前后两次改动,我仿佛在黑暗中窥见了屋外的一丝光亮。

    第一次教学。第一环节,从课前预习学生写的回信为起点,了解学情,确定从何种高度继续教学,以及了解回信的写法;第二环节,读高尔基的来信,本意想确定写回信的内容,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偏离到了对信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感悟;第三环节,从字里行间感受这封信里藏着父亲对儿子怎样的爱,整个环节的着力点都在课文内容而非语文训练上;第四环节,联系生活实际,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回信。

    读完第一次教学设计后,我也感觉到这个设计在环节上层次性不清晰,每个环节都各做各的事,目标意识不明确,有“教语文”的意识,但是实际上还是在做着“教课文”的事。不过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甚至都为这位老师捏一把汗,以为他也会无从下手。事实上,读完第二次教学设计,真的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心中为之一明,当跳出“教课文”的圈子后,“教语文”原来也是有章可循的。

    第二次教学。第一环节,依然从预习时的学生写的回信入手,了解学情,确定起点,同时明确回信要求;第二环节,依然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发现语言特点,了解来信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来信蕴含的道理;第三环节,根据自己的感悟用回信的方式代“儿子”给“爸爸”回一封信;第四环节,对比预习时的回信,评价交流的两位同学当堂写的回信,再对自己的回信进行修改;第五环节,引入课外绘本《爱心树》,用课上学到的方法给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回一封信。

    读完后,我不禁击节赞叹。这一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就是学习写回信。第一环节了解学生写回信的语文能力起点;第二环节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为写回信做好铺垫;第三环节将自己的理解写进回信,简直是神来之笔,真正体现了学课文是为了用课文,巧妙地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转向了语文能力的训练,体现了“如何表达”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第四环节的修改将个别学生得到展示扩大到全体学生得到训练,同时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有一个提升的过程;第五环节将课内学到的方法拓展到课外,并且这项作业也不是无根之木,而是将课上学习到的方法到课下去进行一次独立的实践。五个环节,一环套一环,直奔目标,且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能力在提升。

    读完后,我不禁击节赞叹。这一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就是学习写回信。第一环节了解学生写回信的语文能力起点;第二环节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为写回信做好铺垫;第三环节将自己的理解写进回信,简直是神来之笔,真正体现了学课文是为了用课文,巧妙地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转向了语文能力的训练,体现了“如何表达”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第四环节的修改将个别学生得到展示扩大到全体学生得到训练,同时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有一个提升的过程;第五环节将课内学到的方法拓展到课外,并且这项作业也不是无根之木,而是将课上学习到的方法到课下去进行一次独立的实践。五个环节,一环套一环,直奔目标,且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能力在提升。

    其实一直都知道,语文不是“教课文”,而是要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但是总是不知该如何落实,这篇课例实实在在地让我感受到了如何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读书笔记四)——读《吴忠豪与小学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n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