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

作者: 久住青山Lee | 来源:发表于2020-06-05 01:38 被阅读0次

    月上东山,玉辘冰转。早知道《剑来》没更新,所以打算早睡,躺下了却并没有睡意。倒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只是因为庭前月光太澈,窗里有目、目能识斋。

    比起秋天月光里的夜枭,这个季节里的布谷鸟更应时应景。辛弃疾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这里惊的是杜鹃,鸣得也是杜鹃,至于蝉,约摸还要两、三周才会破土而出、脱蛻而鸣。这里应该用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夏)涧(夜)中”比较贴合实际。“春”如果改为“夏”,那么“涧”就必须改,不然容易被骂,权且改为“夜”。

    听父亲说:布谷三更鸣,准是炎热天。这是他这几年生活经历的体历加推验。好多所谓的谚语也就是这样产生的吧?我猜,应该也是。至于布谷鸟的叫声,我是没听出“不如归去”,也没听出“布谷”,拟声的讲我听到的是“咕呴~~,咕呴~~”。鵲虽然寓喜而声音实则嘲哳,布谷虽有啼血之附会,其声幽旷而凝练。其实鸟鸣就是鸟鸣,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喜怒哀愁。要是鸟儿们的鸣叫如果真如人们所感觉的那样,那就真是“舴艋舟”都载不动,钱塘潮水都淘不尽了。譬如陶笛或者是埙,并不是演奏起来就天生和悲伤相近。这类乐器本来就是哀而不伤,或者说看个人的见识,有时候这种乐器只能听出来苍凉,并没有什么悲伤或者哀伤,所谓“乐者,和之至也”,古人通乐识理,主旨终归“中正”。当然,你没发和“分裂法”看一切的人讲三和四,乃至五、六……所以就不说这个了。

    既愉且悦,无有烦酊。既愉且悦,复有月影。既愉且悦,玉漏更声。既愉且悦,静光流风。

    陈平安总想和这个世界说说自己理解的道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看不下去《剑来》,所以才会有“雪中树风骨,剑来正三观”的经典点评。年轻的时候谁喜欢听道理?听道理的时间都让人错过了机会、成功和生命的时分,更何况很多道理是“糖衣炮弹”加“鸡汤”。年龄长了却喜欢讲道理,可是就像前辈给我们讲道理时我们的感觉一样,又有谁喜欢听我们讲道理?所以总是前前后后后、反反复复,所以才会有重复而不重样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唯独在生命的夕阳里,一切才会销声匿迹,不管绕不绕梁,不管是三日还是久到烂柯,终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躲避的多是消极的,迎逢的多是积极的,这是感觉定义的,理论加持的。积极与消极,譬如潮汐,起的是潮,伏的是涡。刘禹锡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可是水都起波澜,何况人心!人心如果不起波澜,那不就是死的吗?通常逻辑上来说。找“平”难,摸“平”更难,持“平”更难。与蚁说象、与雀说鹏、与蜉蝣说沧海、与蜩蝉说梅雪,痴人说于痴者听,妄相逢于诞。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讲故事不如说天气。比起道理来,故事更有吸引力,“你有什么不开心的经历,拿出来大家高兴高兴”;比起故事来,天气又是日常最容易没风险的话题切入点,然后才会有后来的意气相投或者狼狈为奸。“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所以还是只拉拉家常好。识的理越多,离的道越远。

    听说要把《荷塘月色》从教科书中移除,不知道真假。理由之一是这散文太浅显易懂,且没有寓理于情,通篇写景。谁下手试试,那些所谓的专家或者文学大家?光着景。看不出来感情,是哪门子大家?不过说回来,朱自清也摊上好时候了,放在现在的高考,就是零分作文,他的这篇文章居然还能入选教科书。

    下半夜了,月光不白了,睡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月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po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