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嗣君,姬姓,卫平侯之子,战国时期卫国第四十一任国君。对于卫嗣君,《资治通鉴》共有两条记载。一则是第二卷中记述,卫嗣君用左氏城向魏国换回逃犯。另一则是第四卷中,卫嗣君探查大臣隐密小事,且提拔大臣使其相互制衡。但在结尾处司马光记录了荀子的评价却令人寻味。荀子说“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翻译过来就是:压榨百姓、玩弄权术的国君,不能得取民心。
荀子的评论与卫嗣君的故事还挺矛盾的,毕竟花血本换回逃犯是严明法纪的做法,而让大臣相互制衡也算是帝王权数的一部分,没什么大惊小怪。那么为何类似的做法到卫嗣君这就变成不能得民心了呢?
其实问题的答案在开篇第一句就已经给出了。“卫嗣君,姬姓,卫平侯之子”。父亲为侯,儿子却为君,就说明时下卫国的衰落处境。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卫国是姬姓,是周朝宗室的直系,本来被分封的是“侯国”,也就是除去少数“公”爵之下的第二档爵位。而“君”,是战国时期对有封地的卿大夫、王族子弟的一种封号,君一般没有独立的国家。换句话说,卫嗣君执政五年后自贬为“君”,事实上卫国已成了魏国的附庸。
而《资治通鉴》所记述的两条卫嗣君的管理手段,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操作的。
左氏城换逃犯
其实卫嗣君大张旗鼓要抓的这个犯人并非重罪在身。但是他颇懂医术,逃到魏国后为魏王后治好了病,出了名。卫嗣君知道了便派人跟魏国交涉,想引渡这个逃犯,给出的条件是补偿魏国五十金。魏王不答应,卫国加码到百金,但来回交涉了五趟,也没有谈成。卫嗣君随后不顾大臣的反对,坚决用一座城池换回逃犯。他给出的解释是,“治理国家不放过小事,就不会有大乱子。如果国家的法制不行,该杀的不杀,即使有十个左氏城,有什么用呢?法制建立,赏罚必行,失去十个左氏城,也不会有大害。”
探查隐密小事、促使多方制衡
派人装扮成客商,将走私物品带在身上,通过关口时塞钱给管理人员,钓鱼执法。派人探查底层官员的小事,给一位被褥破旧的县令送新床垫。怕自己太宠爱妃子泄姬、重用大臣如耳,而使他们恃宠而欺下犯上。于是,他刻意提高魏妃的地位,又提升另一大臣薄疑的职位,使其来相互牵制。
这些做法不能说有错,而只能说不合时宜。在卫国位处危难之际,卫嗣君虽然有心救国,但做法却始终没有章法,他着力于在细枝末节上下文章,而没有重视对强国来说更根本的问题。说起来战国时很多人才都是卫国人,但卫国却留不住他们。作为国君,不把心思放在选贤任能、修明法度上,而一门心思的抓执行层面,手伸得太长了,以至于更像是作秀一般。而对人民来说,国家不见好,百姓不受益,成天看着君王作秀,谁能真正归心于你。
于生活来说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改变人生就在于一两件事,工作列表里真正重要的也就是那么两三条,千头万绪的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个关键按钮。人的一生所能碰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如此,看似纷繁复杂,实则却都会聚焦于那么一两个关键点上。当然,这些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一般看上去没有那么紧急,所以不会逼迫你立马就做。而且往往执行困难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关键按钮之所以关键,就在于解决这一个,后续问题一般自然能够迎刃而解。所以说,如果我们能花点心思找到并着力解决事情的根源,看似是花了大力气,但却是最省力的行为。
于卫嗣君,他并非没有励精图治的心,而且就他能探查百官来说,他下的功夫也不在少数,但他所有的管理都是在执行层面瞎忙活,并不触及能让国家富强的核心,由此由「侯」降为「君」,一点也不冤。
一起读点历史吧,希望我们都能从历史里获得成长的力量
关注公众号【青贤时间】回复【书单】,还为你准备了40部历史典籍/小说/传记【资治通鉴、明朝那些事、半小时漫画系列、万历十五年等】+100部热门电子书【刘慈欣/王小波/东野圭吾等全系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