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大V处看到关于博学的论述。
他说:人不是因为学得快才变得博学,而是因为博学才学得更快。
这点我十分认同,在学校里基础知识学的扎实的同学,他越学越快。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就是这样慢慢拉大的。
进入新领域的时候,先行知识不足,缺乏领域内概念,没有框架,没有可组合性。
当你跟一个刚学说话的小孩讲什么是烟雾报警器时,他会问你什么是烟雾,什么是报警器,然后你还得解释什么是火灾和什么是报警。这个时候的学习是极其痛苦的,没有成就感。
过了这个阶段就会有快速增长,原因是概念的连接和跨领域贯通。研究过哲学史的人,稍微看看心学,佛教这些东西,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学习曲线也会比其他人陡峭的多。
而再到增长平原的时候,其实是摆在桌面上的可组合性已经用尽。
进一步增长的hard way是努力的运用挖掘更深的可组合性; 简单的方法是继续增加输入。
多读书,搞清楚每个领域基础定义,多提炼芒格所说的“模型”,触类旁通。
博学是你的目的吗?博学能使你幸福吗? 所以我认为博学只是一个阶段的目标,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博学,过上幸福的生活。
比如学习投资的知识,让家人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
比如通过学习写作知识,通过写作分享知识,让别人的生活过得更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