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让我读来有云山雾罩之感的文章。
《尊经阁记》是圣人王阳明在书院尊经阁落成之后为劝告广大士人而写的一篇文章。文中阐述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不过本人才学有限,即使遍查经史也未能完全明白圣人本意,也许这就是普通人与圣人的差别吧!
文章读来让我有种云山雾罩的感觉,看来圣人思想短时间内是不能让我这愚钝之人开窍了,所以我要多读几遍。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是不是有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呢?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解释了,因为我觉得我水平不够,还不能理解圣人本意啊!即使读了译文,我还是感觉译者译的与圣人本意还是差那么一点。至于真正的意思,还是留给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探索发现吧。
2.一直只知道四书五经,读完《尊经阁记》才知还有六经的说法。
四书五经是古代学生的通用课本,属于必修课。如果不学四书五经那考试也就不用去了,因为你能考上的概率肯定是零。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皆是国学经典。
《尊经阁记》中提到的是六经,其中多了一部《乐经》。《乐经》和《诗经》是配套使用的,它们一个是曲,一个是词。
相传,六经均是圣人孔子整理才留传于世的。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乐经》给烧掉了。所以,秦之后六经就变成了五经。不知为何六经中只有《乐经》遭焚,难道是秦始皇觉得《乐经》配的曲子太难听吗?无论如何,少一部书就少了一部分中华文化,真是可惜啊!
《尊经阁记》,圣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文字传承,今天学的马马虎虎,他日有时间一定再细读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