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感悟
我们所追求的「形式感」

我们所追求的「形式感」

作者: 木有丢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16:18 被阅读0次

    白天茶喝太多,睡也睡不着,索性就醒着。

    早起闭着眼睛听了Julie关于冥想的分享,有些半梦半醒的状态,好似混沌之中有一个清晰的声音传过来。听着听着,愈发清醒起来,然后顺着Nancy的引导继续打坐。

    听分享以前,我不知道原来冥想也有这么多种形式,我还以为只是传授方式不同,而自己原来接触的大都是「指导式」的。但不管是哪种形式,FS简短的课前冥想,心理团体的正念训练,瑜伽课的打坐,冥想音频,都给过我非常多收获的体验。

    听Julie答疑的时候,我想到了瑜伽赵毅老师,他们都说了很类似的话: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每天去坚持,哪怕时间不长,哪怕睡着了,没有一蹴而就,积累才有效果。

    细数我自己的习惯,会发现,那些没能坚持的,往往也是我特别在意「形式」的。比如,去健身房健身,要带奇所有的衣服物品,要跑步10分钟+器械一整组+跑步半小时,或者练HIIT才可以。结果就是,收拾东西太麻烦——不去了,太累完不成——不去了,最后的跑步总被省略觉得挫败——不去了…我忘记了,起初健身是为了健康,而持续锻炼才有效,那种练出漂亮肌肉的计划并不是我的初衷。

    最近坚持练瑜伽以后,才发现关于习惯与形式,还有另一个逻辑:为了不持续做某件事,会故意复杂化形式,造成客观上无法坚持的假象;又或者是,找到一种与所做事情本质并无关联的形式,用坚持这种形式的方式,代替坚持做了某件事。换句话说,真相很可能是:那些无法坚持的事情,根本就是自己不想做。

    小时候,每当不想练琴,我都会把最简单的练习曲拿出来弹,反正家长也听不出差别,弹够了时间,便说自己当天练琴了。表面看上去,我每天在坚持练琴,但其实是在坚持「坚持练琴」这件事。技术没什么提高,反而增加了挫败感,和因为逃避和欺瞒而生的自我厌恶。

    最近看到有朋友吐槽公司非要在假期结束后的工作日开会,聚众太危险了。大家在质疑,有什么是电话不能沟通的呢?其实,又有多少工作是一定要每天在职场办公的呢?大家不过是要维持一种「在工作」的状态:老板觉得员工都在公司,才更有掌控感;员工觉得自己在职场里,才能自律,才能投入。我们很排斥公司里的形式主义,但大家都不愿意承认的是,可能这些形式只是为了掩盖一个真相:大家都不想做这份工作。

    不论从瑜伽还是写作上,我慢慢领悟到的是,形式往往是一个辅助工具或者结果,而不是目标本身。瑜伽30分钟为底线,是因为超过这个时长才有效,所以,认认真真地做了28分钟,也比放水做30分钟更有意义。
    改到公众号日更以后,会比只在星球写更注意措辞,少啰嗦,不要太口语化;每次加图片,会让记忆和日常的连接点更多,变得有意识地记录生活。所以,是形式变成了坚持本身。

    每当追求「形式感」的同时,我知道自己也在隐藏另一种感受:害怕面对那个可能会放弃与失败的自我。

                            DAY202001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所追求的「形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gi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