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女朋友,如果目的是为了利用她的资源来提升我的事业发展,那么我和她的关系是什么呢?
这时候,在我眼里,女朋友就成为了供我使用的一个工具,跟螺丝刀的性质是一样的。
辛苦的培养孩子,为孩子做了很多付出,目的是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出人头地,满足家长的优越感,或者补偿自己没有上过大学的遗憾……这时候,也是把孩子当工具利用了。
好奇怪,人怎么就变成了工具呢?
再比如,夫妻之间,让对方满足自己内在小孩渴望被关注的需要。这同样是一种利用。
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物化——把人当做工具利用。
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我与物。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朋友,但基本上没有几个真正把朋友当人看的,都是我与物的关系。比如在官场商场,大家心知肚明,都是相互利用。
为什么人走茶凉呢?因为你没有了利用价值。
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奔着价值去的,你不能提供价值,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循一个原则:平衡——我给你十块钱,你给我两斤苹果。
我会看到这个卖苹果的人吗?他是不存在的,我的眼中只有苹果。
这是世界上的第一种关系:我与物。
还有第二种关系:我与你。
上周末的公益课上,来了两个小朋友。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轮到小朋友了,我邀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但她摇摇头然后就接着看自己的书。
我告诉大家,这个小朋友比我强。我如果是她,一定会迎合情境的需要配合我们做自我介绍,但人家没有,人家在专心的看书,她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忠诚于自己。所以,我尊重她。
上上周的公益课上,来了一个高中生。他好像有点内向,来之后几乎不说话,也是从书柜上拿了一《人格心理学》埋头看。妈妈在旁边想要启发她多跟大家交流交流,但很明显他有些抵触。
我告诉大家,男孩用自己的方式在与我们相遇。此时的他还没有打开心灵之门,或许他在感受,在观察,或许他需要等待,需要体验到安全的感觉,然后会向我们敞开自己?
这就是男孩当下的生命状态。他用这种方式在保护着自己不受伤害。
我们一定要让他和我们打招呼,才显得有礼貌吗?
有礼貌是谁的需要呢?
如果妈妈有焦虑,焦急地期待孩子礼貌的打招呼。这时候,妈妈真正看到了孩子吗?真正进去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妈妈多半是在利用孩子缓解自己的焦虑,但并没有看到孩子,没有与孩子连结在一起。
而我并不着急想要改变这个孩子。我完全接受孩子的表现,不期待他打开心门。我深深地懂得他关上心门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与他之间虽然没有交流,但我们是和谐一致的。
这时候,我真正看到了一个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我没有去把他物化,没有去利用。
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二种关系:我与你。
真正是两个人的相遇。
我猜想,很多人在关系中很多年,可能根本就没有与对方真正相遇过吧。
我们怎么才能遇到一个人呢?
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真爱。
我是宵羽,我爱你们!祝福所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