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片森林”公众号第238篇原创文章)
夏日,一杯淡茶,一本老相册,任时间把目光和思绪,酿成一种回忆。或甜,或酸,或平淡如水。
生活,大抵也是如此。
但有两张照片,每看到一次,心中便有一种被人辜负而又辜负了别人的感觉。那两封信,被人辜负了。而我,辜负了孩子。
那年是2017年,夏天还没有到。我带着妻子孩子到厦门去玩,其时在曾厝垵玩了一天。
那是一个游客众多的社区,各具特色的店名,夸张鲜明的壁画,点缀其间的植物,新奇有趣的商品,种类丰富的小吃,营造出很浓的文艺色彩。
我们一路慢行,尝尝小吃,看看商品,拍拍照片,脚酸了,就到一家鱼疗店里呆着,不亦乐乎。
后来,我发现了一家店铺门口摆着一个红色的邮箱,很是醒目。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旅游区都有商店售卖明信片,有的还提供写信的地方,还能帮你将信拿到邮局去寄。
我看看身边的两个小家伙,忽然想,孩子除了在家里用便笺给我和妻子写几句话之外,还从没真正写过信,更别说寄明信片这一类东西,何不让他们进去写一封信呢?写给谁?给他们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12156/65062e3290791da1.jpg)
我跟孩子说明了缘由,他们也高兴了起来。我带他们进去,任由他们去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明信片。
我问店家,这明信片是要自己拿走去寄,还是丢在门口的邮箱里?店家很热情,说写好了,塞进门口的红色邮箱就行,店里每天都会让人拿到邮局去。听店家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
我让孩子坐下来,让他们在明信片上写上对自己要说的话。我看着小子在明信片上一笔一划地认真写上:亲爱的自己,收到信时,你已经长大了……
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说,信从这里寄出去,在家里收到,才几天的时间,这么快就长大了啊?孩子也笑了,他们还不知道,寄信收信,是怎么一回事。
等孩子写好,我又跟店家买了信封跟邮票,指导孩子完成这一程序,最后让他们将自己的信放在门口的邮箱里。
女儿将信放了进去,还偏着头从入信口往里面看。她一边喃喃地说,信啊信啊,我在家里等你哦。
长她一岁的小子一脸不屑:等信到了,你都长大了。
这小家伙。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没有打乱他们的对话。只是很享受地,沉醉在这一份童真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12156/e8fb6c43ad95e81b.jpg)
从厦门回到家的那几天里,孩子天天跑到小区门卫那里去,看一看自己的信到了没有。两个星期过去了,依然没有信的影子。孩子闷闷不乐地问我,信为什么还没有到?我当时已觉得这信可能出问题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是足以让信飞到家门口的。我想告诉孩子们信可能丢了,但看着他们渴求的眼神,话总是说不出口,便只是宽慰他们,信可能很多,寄信的人很忙,会慢一点。
最能冲淡记忆这杯茶的,也就是时间吧。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孩子终于不再问了,不再关心那两张明信片,那两封写给自己的信。
几年过去了。两封信,一直没有踪影。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店家欺骗了我们,是信在邮寄的过程中丢失了,还是被邮递员送错了地方。如果当时,我将信拿到邮局去,会不会好一些?……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我知道,信,是收不到了。那两封信,是被人辜负了。而我,辜负了孩子。
合上相册,又是一腔无奈上心头。此时,女儿已经吃了晚饭,摆出课本,准备学习了。再过两个多月,她也和哥哥一样,是一名中学生了。
我似乎听到女儿在喃喃地说:信啊信啊,我在家里等你哦。
我似乎看到小子一笔一划地写着:亲爱的自己,收到信时,你已经长大了……
那两封收不到的信,已遗失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了吧。庆幸的是,孩子,已经长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