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想法简友广场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43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43

作者: 已未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7-25 02:30 被阅读0次

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法是通向道的手段、工具。得道才是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修法不是修道,切莫把手段当做目的。

法门没有高下,无论你采用哪种手段、方法,目的是为了让你达到一心不乱,进一步才能开智慧。若说有最高的法门,那就是在心地上用功,因为修行要时刻面对自己的内心。

“法”不计其数。而“道”只有一个。要用心去捕捉“道”。只要一心不乱地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用功,都是在定中。

当自己处于紧张状态,比如跟人争论、吵架时,杂念根本生不起来。如果这时候(高度紧张时形成的记忆)你把念头一转,就是修道。甚至你不用转,当下那一刹那本身就是在修道。因为修道的前提是杂念消除,达到一心一意对一境(一件事)。

无论什么方法,只要帮你收摄身心,消除妄念,你都可以用。只要你能在一件事上达到一心不乱,慢慢地,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达到一心不乱。才能渐渐使自己身心统一,达到专注。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妄念产生不了,才容易达到“无人,无我”,也就是佛门里所讲的“我空,法空”。接下来“空也空”。也就是“无人,无我,无世界”。

如果你开始修炼,你的妄念由一百个减少到十个。再继续修炼,妄念由十个减少到一个。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力量由分散的一百股浓缩成十股,再从十股凝聚成一股。这一股力量就如同一发子弹,射向任何地方都会留下痕迹,都能摧毁靶子。

如果你学会了一心一意对一境(一境指的就是一件事),那么你一天24小时都在一心不乱之中:吃饭的时候,一心一意地吃饭;说话的时候,一心一意地说话;走路的时候,一心一意地走路;工作的时候,一心一意地工作;睡觉的时候,一心一意地睡觉……

学佛、做事、做人,第一步首先是培养执着心。好多学佛人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结果把自己学废了。本来做事很有执着精神,很讲究原则,很有效率的。可是学佛以后,什么都随缘,什么都随其自然,什么都不执着了。这是修行成就以后的圣人境界。一个凡夫俗子就是要执着,不能随缘,不能顺其自然,否则就学废了。

相关文章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43

    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法是通向道的手段、工具。得道才是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修法不是修道,切莫把手段当做目的。 法门没有...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5

    打七的意义 禅七是以七天为一周期,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从大的方面讲,人的相貌(包括面相、手纹等)是七年一变;从小的方...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7

    顺其自然与无我 顺其自然是道教的成语,与佛教的“无我”是同一含义、同一境界。“顺”是不违背,不逆反;“其”是中间,...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3

    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 我们人体也像一颗树,晚上修炼也是在吸收大地的阴气。子时一过,身体的阳气又开始产生。通常午时一...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1

    修行中真正进步的是心态的转变 修行人一定要真实,你真实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敢于真实,才能破除贪心和我执。一个人平时...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2

    观香的好处 观香的方法是五千年前从印度流传下来的,后来被出家和尚带入佛教。坐禅时,有些人的心很散乱,无法集中。因此...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4

    修身与论六祖 一个人衰老先从脚开始,从脚到小腿,逐渐往上衰竭。如果一个人的腿脚很灵活,说明他的生命力很强。人衰老的...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38

    十二生肖的原理 十二生肖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因为每个属相的能量场都不同。比如你身边有一个克你的人,所谓的“克”就是克...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30

    学问 每个起心动念都能觉察到、看到,而且又不跟着它跑,就是无为法,而且是最高的修行方法。 杂念未生时,不需要刻意去...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36

    善知识 众生也是佛,佛也是众生。利益众生不一定非要给众生种福田,你不做坏事也是利益众生。每个人都不做坏事,就是在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nm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