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真的无双:半本三国说历史

作者: 帝之玄解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11:56 被阅读53次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自序中说过:历史也可以很精彩,于是有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精彩。受此影响,加上看过一些改编小说,我也觉得历史也可以像故事一样的精彩。

    有一年暑假在家看了郑少秋主演的一部电视剧《楚汉骄雄》,觉得刘邦似乎是太流氓了,感觉不可信。于是就去翻了翻家里的《史记》,写了一个小文章说项羽和刘邦,现在想想自己都觉得有意思。

    以前看历史都是看故事,后来才渐渐懂了一些经济、政治和心理,还有就是权谋。一直比较困惑于历史趋势到底是什么主宰的,谁或者什么促成了这种发展。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说过,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三种形象都因为立场的不一样观点和看法也不一样,关公同时是财神和黑社会讲义气所拜的神,也是醉了。

    在我看来,大多数时候历史有3个因素比较的突出:一是仁义道德,二是政治经济,三是权利阴谋。

    先说说道德。

    中国人的道德感历来是很厚重,网络化的今天到处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别人的键盘侠们,五毛党、爱国青年无处不在,连最肤浅的电视剧都是要区分一个好人和坏人。电影《后会无期》有句台词说: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其实这个话不完全对,大人更看对错,尤其是别人的对错,从来都是青春痘长在别人的脸上才不用担心。

    历史都是成王败寇, 无论卑鄙和高尚者的墓志铭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错与对、好与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观,大多数时候为了达成某些目标,即使是为了正义的目标,也需要苟延残喘,暂时忍耐。经济学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就像是遛狗一样,价格就是那只狗,价值就是牵着狗的主人,狗虽然上下左右的偏离,但是始终是围绕主人(价值)在波动,有时超前,有时落后。道德在历史中也可以适用,大多数时候正义是终究会来,但是迟到也难免,时而偏离。

    三国里,曹操的谋士荀彧对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治乱世用权谋,治治世用道德。某种程度上可以适用,但是依然会有失效的时候。

    再看政治经济。

    战争的确是政治的延续,但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政治经济无疑是保证历史发展的前提基础。政治诉求是本质,无论是袁绍、还是孙刘曹,都是如此。但是只有政治的头脑也依然不一定能让历史发展,更需要有强国的经济支持政治以及政治延续的战争,商鞅如此,王安石更是如此。

    有些时候,政治必须有君王的支撑,否则政治无法延续,一旦某些政治策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支撑,那么对某个团队发展效用就是极大的,比如毛玠的屯田,曹操用之就灭袁绍,北方平定;而袁绍不用同样提出类似策略的沮授,则兵败官渡。

    最后说权谋。

    电影《寒战》里郭富城为破案连廉政公署都可以利用,这大概是权谋的很好诠释。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你所用,调配手中的一切王牌消灭对手,无论是道德武器,还是政治打击,甚至是自己的眼泪(比如刘备)。

    《三国演义》中有一回说刘备不取西蜀:人主几番存厚道,才臣一意进权谋。刘备入蜀,似乎真的为了帮刘璋,无奈自己的臣子执意让他入主西蜀,一派仁义之主的样子。每每这时候我都忍俊不禁,就会想起古龙小说《九月鹰飞》里的一组对话:

    童铜山忽然停下来,凝视着韩贞道:"有件事我总觉得奇怪。"韩贞道:"什么事?"

    童铜山道:"为什么只要你说出来的话,老爷子就认为是好主意?"韩贞笑了笑,道:"因为那早就是他的主意,我只不过替他说出来而已。"童铜山道:"既然是他的主意,为什么要你说出来?"

    只有会装糊涂、也肯装糊涂的人,才是真正最精明、最厉害的。

    童铜山忽又叹了口气,道:"只可惜装糊涂也不是容易事。"韩贞道:"的确不是。"童铜山道:"看来,你就是不会装糊涂。"韩贞苦笑道:"现在我就算真的糊涂,也不能露出糊涂的样子来。"童铜山道:"为什么?"

    韩贞道:"因为糊涂人身旁,总得有个精明的人,现在我扮的就是这个精明的人。"童铜山道:"所以只要你说出来的,老爷子就认为是好主意。"韩贞道:"就算后来发现那并不是好主意,错的也是我,不是老爷子。"童铜山道:"所以别人恨的也是你,不是老爷子。"韩贞叹了口气,道:"所以你现在也该明白,精明人为什么总是死得特别早了。"童铜山忽然笑了笑,道:"但有种人一定死得比精明人还早。"

    看完之后简直是异曲同工,刘备也是一代豪杰啊!到头来,谁糊涂,谁精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活下来了。谁活下来,历史就是谁来写!

    所有的断代史都是前期一大堆的势力,内斗之后就是剩下几个强势的集团,最后一统。如果君主没有这个认知那基本是被灭的结局,比如项羽失败之后还妄想和刘邦划江而治。不被灭就是灭别人,无一例外。当然,战略也是随着形势变化发展的,一个大局的战略都是顶层设计之后具体的细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修订,朱元璋“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后期还是称王了,先灭陈友谅而不是张士诚也是看透人性之后的抉择(其实都得灭),朱元璋明白,手下的谋士和将士也领会,不断地打才是王道。

    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局观,或者说战略,善于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去推动整个大局的趋势发展,无论是道德、政经或权谋。当然,前提是趋势是否真的是趋势。往往事后才知道那是真的趋势。

    三国里有几个人对三国的趋势有比较准确的认知。

    首先是诸葛亮,不出家门却胸怀天下,隆中对大概是比较符合趋势的一个大局观,一个很大的战略。但是诸葛亮也不是真的神机妙算,三国演义有点妖了,实际上他只是眼光长远,对局势把握比较准确,前期在刘备兵强马壮的时候战略实施比较到位,而后期就失去了控制,刘备夷陵之战败北,马谡失街亭,邓艾钟会也是异军突起,司马懿也是棋逢敌手,无法执行的战略基本是废纸。

    诸葛亮之前也有人对局势有过三分天下的看法,鲁肃提出的三国和诸葛亮不一样,刘备那时候还是靠亲戚吃饭的,所以他认为刘表可以算三足鼎立中一足,谁知刘表死的太快,二代坑爹。

    说的简单点,就像是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一个门都必须配合好,否则整个阵法就无法发挥最大的效果。《三国演义》徐庶发现一个破绽,破了这阵法。战略的完整执行就是王者的天下了。 (最后附上地图)

    三国地图.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真的无双:半本三国说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ny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