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印象笔记》后,逐渐养成了周回顾的习惯,也越来越发现定期回顾的好处。
昨天本应是周回顾的日子,因为社群活动,延迟到今天才进行,因为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今天也只完成一部分,明天还要继续。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做周回顾的步骤:
1.零态清爽。
这是一种状态,并不是做完所有的工作,而是达到万物各归其所的状态,清空收集箱。
对于我来说,就是整理自己的家居环境,清理手机图片信息。
家居环境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收拾家务也是一项可以称的上“繁重”的工作了。大家平时看到我的空余时间比较多,可能也是因为我在这一块上花费时间减少。
一是当孩子有动手能力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玩具有固定的位置,不玩了要让玩具都“回家”。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孩子不容易做到,我的方法是:白天孩子玩的时候不会过于强调她把玩具归位,因为孩子可能玩一会放下,过一会又去玩。如果你让他放下后每次都要立即放回原位,确实不太好实现。我们大人都经常到处乱放……
到了晚上会有固定的收拾家务的时间,我做我的让孩子收拾她的,大家一起动手。偶尔孩子不愿意收拾的,也不去强迫她,只是告诉她今天妈妈帮她收起来了。
二是平时只做几样简单的家务,洗碗拖地之类的,更为细致的统一到回顾日再做。集中起来,也能提高效率。
在回顾日每次重点可能有变,有时一样,有时多样,比如整理书架,拆洗沙发,修剪盆栽……这样既能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也能提高办事效率。
清理手机
手机利用率极高的时代,不经意就会给手机增加很多内存。上周清理一周的图片就有一千多张……随手的截图,保存没想到居然能这么多。还有各种信息,短信息,微信消息,有很多都是看了没删的,不知不觉也是太多条。定期回顾,也能排查筛选出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除了清除不重要的内容,还有一项工作也很重要,就是整理。梳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收藏保存,整理学习笔记,每天的日志等。看看自己有什么收获。
2.状态跟进。
日程表,检查任务清单,检查任务完成比例。
做完零态清爽,就要开始转向下一步行动。新做的计划,待办的事项,复核一下自己上周任务的完成进度,做的好的有哪些,没完成的原因在哪里。
3.保持更新。
阅读本周日记和时间日志,制定下周计划,经验库和知识体系盘点,展望未来。
①可以对年度计划及长远目标进行浏览,尝试为梦想找到下一步行动。
计划不是固定了就不改变的,我们前边介绍过,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和行动互相配合。用计划指导行动,用行动完善计划。
②大脑清扫。需要做的事,想做的事。某个角色需要你完成的事,好的灵感和点子。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可能经常会有变化,而且我们也要重视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是妈妈,是妻子,也是女儿,是公司职员,是整个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每个角色的标准要求都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需求来完成。
有一些想法也要及时记录,不要觉得仅仅是想法就不重要,你不知道自己的灵光一现,是否就会成为自己生活重要的部分。比如我自己的MGA——妈妈成长联盟,之前一直是是停留在小小的想法上,觉得难以实现,但是却很快的做到了,而且也是我现在的重心之一。
定期回顾 定期回顾③执行固定栏目。某些时间安排固定工作,写一个清单,将事情固定下来。
将任务时间固定化更有利于培养成习惯,像一日三餐一样不用自己去刻意找时间去做。比如每天固定的家务收拾。
④给周回顾留一点随意发挥的空间。
周回顾,其实也是一个给自己调整心情,休息一下的状态。我们不可能每天都保持专注,高效完成任务。定期的回顾休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完成工作。
让时间管理更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有效的放松。
也就是让大脑在高速的工作之后按和pause暂停键。
放松更利于专注
这个也是在脑认知科学里面,洪兰教授也有提到的。比如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一定时长的专注力时间。
最简单的方法是123。
就是说一岁的孩子全神贯注1分钟,2岁的孩子全神贯注2分钟,3岁的3分钟。直到6岁的时候,一般的(没有经过刻意训练的)孩子能达到专注力在2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很多2.3岁的家长很纠结自己的孩子“专注力”不够,其实一般情况下不是这样的,大家不需要太担心。
只要我们不要刻意去破坏孩子的这种专注力,不打断孩子的专心,一般的孩子到学龄阶段都是能够达到学习课堂的专注力时间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每让孩子运动20-30分钟,才能获得10-15分钟左右“心无旁骛”的专注力。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有更好的专注力,请先让孩子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体育运动。再让孩子做静态的学习阅读,将收获更高的效率。
比如孩子放学以后先做会运动再去做作业,效率会更高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