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月麦地Wheat
最近有很多人脉课,朋友圈营销课,大多数教你如何美化朋友圈的。比如拍好看的照片,写什么样的文字吸引人。我觉得有点刻意了,虽然没上过这样的课,没有学过如何在朋友圈里营销,但最近两个月,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分享一下人脉了。
上个月老白对我说,麦子你太猛了,饭团每月贡献榜,排列前三,仅贡献值收入就破万。前面两位分别是若初和徐公,大家都知道写作饭团文案是若初写的,徐公是知乎大V,有书专栏作家,二位都是多平台签约作者,又极富写作圈人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393/6204793e44b5350c.jpg)
而我除了老白的,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写作班,也没有强大的平台背书,但这月贡献榜,我依然是第二。那么我是如何推荐非写作圈的人来学写作的呢?我如何用关键性关系获取社交红利,在公众号打开率低迷的情况下创造出极强的转化率?我如何将上期付费文章一年时间亲测20个时间管理方法,最终留下手帐,提升效率 卖出近500份?
1、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人际观?
我想讲一个故事。知乎上有个问题: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亚马逊的高管,请问认识这一位高管,能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吗?
本人某二本高校计算机专业大二,对未来职场没有规划好特定的方向,但是有一点编程基础,昨天在某亲戚婚礼上,认识了这位高管,感觉他对我印象不错,希望知道,像这样的人脉资源,能如何利用。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折射出了一个人在认知上的典型错误:对人脉的发展观念是,只知道利用人,如果这个人利用不上,那么就没啥用。我想认识大佬,这人不是,我就不想理。
一切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去理智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经营自己的人脉。这是错误的观念。在人脉关系里,如果第一条件反射就是这个人对我有没有利用价值,这是标准的情商低。
培养人脉是个长期行为,并不是上几次课就行了。它可能在于现阶段,看不到什么直接的实际好处。
所以,我这个朋友圈、公众号推荐的老白饭团,为什么会推荐出去呢,我认为,是我长期不在朋友圈营销。看过我朋友圈就会发现,我从来不推销我没上过的课,我也很少上课,主要的特殊原因来自于我的听力问题。
这是一种长期的信赖,真诚做人,自然会有人来帮你、相信你,你才会有一个健康有利的人际交往关系。
2、用共赢思维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一个健康有利的人际交往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有这几点:
1,遇到一位社会价值,社会地位较高的熟人/朋友;
2,思考自己能够给他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能够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3,判断对方需要什么,你是否能够提供;
4,大胆的交往,并展现自己的价值和用处;
5,交流感情,成为朋友。
那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跟自己没啥事儿了,自己没有价值,就不用去多结识人认识人了呢?不是,你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事实上,往往不是这回事。就我来看,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毫无价值的人。
即便是你非常讨厌的室友,在你不方便,赶不回来学校的时候,也可以帮你带份饭或者拿一下报告,这种看似小事,但对当时的你来说,却是燃眉之急。他学习成绩再差,他对你也是有价值的。
青年作者倾心蓝田前不久在她的公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393/81475558d5409619.jpg)
倾心蓝田提到的这位很有意思的姑娘,大概是算比较有共赢思维的一个人了。
所谓共赢思维,不是去算计谁能为我做什么,如何让我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而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要想做成事儿,单枪匹马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定需要别人的帮助。打开自己的圈子,勇敢的为别人提供价值,更理性、成熟、宽容地去接纳别人才是正道。
3、合作的开端,大多数从靠谱开始
人际交往的重点是靠谱。我上次在复盘里提到曹将写的文章,说自己的朋友舒德龙很靠谱,他是这么说的:作息固定、每天加班、做事靠谱、亲切倾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是最珍贵的人。
这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他做的事情虽然普通,却更容易结交人脉,这样的人走向不普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393/4d6f60e55b731f9f.jpg)
现在的人际交往非常现实,人家关注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我什么。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了他人而改变自己。如今单纯的情感维系已经不行了,不仅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却稳定性很差。温情、友好、善良,这种名词不仅很容易被取代,也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的不够周全,而前功尽弃。
我之前做打卡群,发现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我给每个小组长都送礼物,给全勤成员都有礼物,我就能把这个社群做好。做好一个社群,完全不能依赖给别人打感情牌,而是依赖我是谁。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最重要的不是提高情商,而是提高专业能力以及在某一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那这个社交中说的靠谱到底是什么?我觉得,约会从来不迟到;AA制从来不拖延支付;答应别人的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做;拥有专业技能可以帮助别人,就像我群里的小伙伴帮我做了公号动图,我向老白举荐了她做海报和头像,使其一次性赚回了写作饭团全部学费……以上种种,真的都能为你带来很多真朋友、好合作。
毕竟,一个喜欢你的人,会跟你做朋友,另一个尊重你的人,也会跟你做朋友。前者很难把控,基本靠命啊,后者才是我们依靠努力可以达到的。比“你不喜欢我,又打不死我”更牛的是,你不喜欢我,又想跟我做朋友。因为喜欢的人易寻,靠谱的人难找。
4、学会用社群打造个人品牌
做到以上3点可能你会觉得还不够,对于没有个人品牌或者势能的新人,扩大自己的能量和人脉有一个方式就是加入气味相近的社群,并且争取在社群里脱颖而出,吸引其他群员来关注自己。
上次有小妹纸问我如何在社群中拿到优秀学员奖,这并不是做一件两件事就可以了。
很多人一进社群就发一大串自我介绍,这样效果并不好。那么该怎么做,先来分析一下,新加入一个社群,你需要做好哪些事?
首先,了解群规则,想想制定群规则的逻辑,别让大家讨厌你。举个栗子!这个社群里从来没有人发一些自己组织的活动,你千万不要发,不要去拉人,这样会得罪群负责人的。
对于有质量的社群,不要急于刷存在感。加入一个群和加入一个圈子是两码事,不代表你会被核心成员认可。特别是有的学习社群,大家进来都还不认识,你就直接加,甚至加了好友自我介绍都没有,寒暄也不做就直接一连串发问,试问这样的人,谁会喜欢?
那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冷静观察。了解群的结构,群的调性,甚至群最活跃的时间,不要做群禁止的事情,比如不允许发广告,你发了就赶紧道歉发红包弥补。没有什么是红包不能解决的事情。
5、主动分享的人,自带价值光环
其次,主动记录社群里重要的消息和活动,分享给错过消息而询问的人,这样能让群成员更认可你。
优质的社群一般都会有些分享,如果你积极把分享做成总结,分享给没有来得及参加的人,不仅能帮你做知识梳理,帮别人节约时间,还能帮自己深入消化,即便是参加过分享的人会通过你的总结引发进一步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393/81bfb5614202e3fc.jpg)
你的总结做的非常好,自然会吸引别人关注你的公众号和微博。小伙伴们知道我是如何从新加坡读书会Grace阅读营每期都能转化出90%的群成员,秘籍就是以上。
多分享,坚持分享,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品牌效益。但是要注意的是,分享的内容是真正对别人有启发有价值的,而不是打着分享的名义推销自己的“私货”。
高质量的社群及大咖们,都是有鉴别能力的,千万不要把别人当傻子。如果你认为分享自己的“私货”会吸引来别人加你,那也不是高质量的人脉,因为你这种做法高质量的人是不会跟你链接的。
6、从助理到主咖,这才是人脉的通关教程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主动私聊下社群负责人,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可以帮忙的,这样会让社群核心人熟悉你,给你带来更多机会。
其实你时间允许的话,就会发现最好的推广自己方式就是做群助理。这是一个抢占制高点的好入口。如果你做得好会有人认同和赞赏,你在群里的认可度会提高,也会带来很多机会。
大家知道行动派之前的小编Mia,可以看看她的公号“Mia要做女王”,讲了自己23岁在深圳买房、装修、结婚,转行转岗,其实她最早是《学习力》作者Angie的社群助手。
还有Grace的公号编辑助手聂梦茵,现在是简书时尚专题主编,已经开了不少课程了。我对她的印象非常好,Grace在向我要文章的时候,是梦茵负责跟我沟通的,她表达了对我文章的喜欢,还有对我排版的建议,还给我预览了未推送文章,这种做事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另外建议准备一个自我介绍,而这个自我介绍隔段时间就要更新一次,主要写上你能帮助的内容。
李小墨在新书《请停止无效社交》里说:人脉也是呈马太效应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我们不够出色的时候,要静下心来好好沉淀,磨炼专业技能,提高认知深度,抓住时间机会。只要你足够出色,人脉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EDN-
*作者:九月麦地Wheat,快30岁独身一人去北上广的姑娘。曾用半年时间运动1724km,减去21斤体重,力求一生坚持为健康正能量践行。爱读书爱写作,爱一切新鲜事物,奋斗派中的养生党,减脂餐爱好者,心理专题推荐作者,效率手帐达人。公众号:九月麦地。微博@九月麦地Wheat。
欢迎订阅我的手帐文集:高效人生用手帐整理术
欢迎加入我的自律打卡社群:手帐+复盘小组
网友评论